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中國文化莊子與現(xiàn)代和后現(xiàn)代

莊子與現(xiàn)代和后現(xiàn)代

莊子與現(xiàn)代和后現(xiàn)代

定 價:¥20.00

作 者: 劉夢溪著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文化

ISBN: 9787543447875 出版時間: 2004-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3cm 頁數(shù): 24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莊子所追求的這種個體生命的自由,見諸生活,是一種享受;訴諸人生,則是一種審美。中國學術,不能無孔子、孟子,也不能無老子、莊子。中國文化,不能無儒家、釋家,也不能無道家。儒、釋、道三家、三派、三教的相拒相融,互動互補,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與文化的特殊存在狀態(tài)。我們固然應該從社會結構中,去尋找思想形態(tài)的歸根結底的原因;同樣,中國傳統(tǒng)社會政治與經濟結構的變遷,也可以從儒、釋、道三家的互補互動中得到可靠的消息。

作者簡介

暫缺《莊子與現(xiàn)代和后現(xiàn)代》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人生小語
   
   莊子與現(xiàn)代和后現(xiàn)代
   傳統(tǒng)與記憶
   王國維的諸種矛盾和最后歸宿
   陳寅恪與現(xiàn)代性
   史學的藝術之境
   陳寅恪與國學研究院史實訂誤
   關于《陳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明清易代與士人之出處大節(jié)
   王學的意義
   走向理性自覺的中國現(xiàn)代學術
   為了學術尊嚴和學術獨立
     ——答旅日學人京都靜源君所提之問題
   今天,為什么要閱讀經典
   21世紀的挑戰(zhàn):亞洲價值的反省
   “提前進入死的狀態(tài)”
     ——讀《道家哲學與現(xiàn)代生死觀》致葉秀山先生
   《楚學文庫》與長江文化
   《梁漱溟卷》閱評
   《藏書與文化》審讀意見
   《中華文化通志》“藝文典”’各志評語
   《石頭記自傳說的檢討》一文審讀意見
   劉士林《20世紀中國學人之詩研究》推薦意見
   劉墨《乾嘉學術的知識譜系》推薦意見
   新印《釋迦如來應化事跡》小引
   《陳寅恪與紅樓夢》跋尾
   羅門蓉子研討會學術小結
   院慶感言
   “西部人文資源課題”開題研討會致詞
   文學的負荷
   文學批評偶說
   王朔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
   《中國文化》刊標釋義
   《中國文化》創(chuàng)刊號編后記
   《中國文化》第二期編后記
   《中國文化》第三期編后記
   “冷文化”和“熱文化”
     ——《中國文化》創(chuàng)刊周年座談會
   《中國文化》第五期編后記
   關于《錢穆與新儒家》
     ——《中國文化》第六期編后記
   中國文化研究的檢討與展望
     ——《中國文化》第七期編后記
   張舜徽和《自學成才論》
     ——《中國文化》第八期編后記
   《中國文化》五周年記
   《中國文化》上海座談會記盛
   余英時和李澤厚的新作
     ——《中國文化》第十一期編后記
   乙亥逝者
     ——《中國文化》第十二期編后記
   辦刊之難
     ——《中國文化》第十四期編后記
   《中國文化》第十五、十六期編后記
   《世界漢學》發(fā)刊寄語
   《世界漢學》編輯手記
   《世界漢學》創(chuàng)刊座談會講詞
   季先生教我感受學問
   悼樸老
   追念王昆侖先生
   茅盾與紅學
   挽B君
   看余秋雨演講
   在美國講《紅樓夢》
   一次成功的國際漢學會議
   古韻鄉(xiāng)情
   初讀香港
   心感
   說“冶游”
   “桃花得氣美人中”
     ——虞山訪柳如是墓
   “書生留得一分狂”
     ——波士頓郊外的女作家
   《莊子與現(xiàn)代和后現(xiàn)代》跋語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