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利·阿羅頻多的《薄枷梵歌論》(EssaysontheGita)原著英語,凡兩系。皆發(fā)表于其個人雜志名《圣道》(Arya)者。第一系自1916年8月至1918年7月之文,經作者修訂成書,為單行本,歷其生平凡五版(1922、1926、1937、1944、1949)。第二系乃1918年8月至1920年7月所撰,亦修訂單行,凡四版(1928、1942、1945、1949)。此兩系之論文綜合為一冊,則始于紐約之《室利·阿羅頻多叢書》,時在1950。南印度國際教育中心,則亦出版兩系綜合之單行本,時在1959,再版于1966。后此,則有《室利·阿羅頻多全集》三十巨冊出版,乃紀念其百年誕辰者(1972)。此《薄枷梵歌論》在其中為第十三冊。此書中文譯本,成于1953年。原意在“述”而非“譯”。于是有合并之篇,有新編之節(jié),有移置之句,有潤色之文。其存而未出者,凡六章(在原文第一系中,為第二、三、五、六、七、十六章)。當時以為此諸章內容,與吾華現(xiàn)代思想相距過遠,出之適成捍格,反累高明。故留之以俟來哲。姑求出其邃義弘旨,無損無訛。自第十三章之后,漸次逐字直譯,直至全書之末。然非純全譯本也,故簽署曰“述”?!侗〖翔蟾琛分形淖g本,初版由香港發(fā)行,時在1957年2月,再版由北京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印行,時在1990年6月,較初版于經文微有修訂,余注釋等為譯者所加者,概仍其舊。1992年秋徐梵澄識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