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育教育學理論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

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

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

定 價:¥38.00

作 者: 李克東編著
出版社: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教育學

ISBN: 9787303063314 出版時間: 2003-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3cm 頁數(shù): 48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教育技術學是一門與推進教育深化改革、促進素質教育、教育信息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等密切相關的學科。教育技術學作為一個學科,不僅有區(qū)別與其他學科的研究對象和理論體系,還必須具有能推進本學科發(fā)展的研究方法。事實上,隨著以計算機和網(wǎng)絡技術為代表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各種流派的教與學的理論、傳播理論、系統(tǒng)科學理論、信息科學理論對教育技術領域的滲透和影響,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發(fā)展,不斷為教育技術專業(yè)工作者提出許多新的問題和研究課題,面對這些問題,教育技術專業(yè)工作者如何從眾多的問題中形成科學研究課題,按照程序化的步驟,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現(xiàn)代技術手段搜集客觀事實和經(jīng)驗,并對現(xiàn)象、過程從量和質方面的進行描述;如何對所獲得的資料進行分析、處理,并用思維分析方法得出有價值結論,這些都是每一個教育技術專業(yè)工作者應具備的基本的科學素養(yǎng)。因此,《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成為教育技術學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之一。全書共十七章,根據(jù)科學研究的基本程序,本書的內容可以分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關于教育技術研究設計的方法,包括教育技術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第一章)、教育技術研究中量的研究與質的研究(第二章)和教育技術學研究設計(第三章)。第二部分是關于應用教育技術進行教育活動的現(xiàn)象和事實的收集和以及一般方法的介紹,包括教育技術文獻檢索(第四章)、調查研究法(第五章)、觀察法(第六章)、教育技術實驗研究(第七章)和行動研究法(第八章)。第三部分是關于教育技術研究的專門方法,包括內容分析法(第九章)、學習反應信息分析法(第十章)、評價研究方法(第十一章)和解釋結構模型法(第十二章)。第四部分是關于數(shù)據(jù)處理和分析方法,包括SPSS的應用(第十三章)和模糊數(shù)學分析方法(第十四章)。第五部分是關于思維推理,形成結論的方法,包括研究結果的判斷和推理方法(第十五章)、系統(tǒng)科學分析方法(第十六章)和研究論文的撰寫(第十七章)。本書各部分之間既有相互聯(lián)系,又有相對獨立性,因此,在選用本書作教材時,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對象的層次、原有基礎及學習的具體情況,在講授時可以刪去一些內容和進行順序的調整。

作者簡介

  華南師范大學教授李克東,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新會人,l938 年9 月出生,1962 年畢業(yè)于華南師范學院物理系,1986 年12 月任教授,1983 年作為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和傳播研究中心的訪問學者,從事計算機輔助教育與教育傳播理論研究。l988 年作為德國帕德博恩大學控制論研究所高級訪問科學家,從事教育控制論與人工智能理論與技術教育應用研究。國家級重點學科教育技術學學科帶頭人,現(xiàn)任職務: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所長廣東省高等教育電化教育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學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全國中小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教育部教師教育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現(xiàn)代遠程教育工程資源建設基礎教育項目專家組成員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常務理事全國計算機輔助教育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香港電腦教育學會( ACEHK )名譽會長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學會( GCSCE )執(zhí)行委員會副主席擔任西北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河北大學、深圳大學、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客座教授。華南師范大學 211 工程,國家重點學科“教育技術學”學科帶頭人。主要專著:《教育傳播科學研究研究方法》,李克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李克東、謝幼如,科學出版社,1994年《教師職業(yè)技能訓練數(shù)程》,李克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計算機應用基礎教程》,何克抗、李克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多媒體技術教學應用》,李克東等,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1998 年《學習反應信息處理方法與應用》,謝幼如、李克東,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計算機多媒體與網(wǎng)絡技術教育應用》,王咸偉、李克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新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基礎》,李克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李克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主要論文:(先后在國際和國內重要專業(yè)性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70多篇)電化教育專業(yè)本科學生科研能力培養(yǎng)新模式,《電化教育研究》,1995,3關于多媒體教育應用研究的幾個問題,《中國電化教育》,1996 ,2,3基于網(wǎng)絡的協(xié)商學習(CBCL)環(huán)境與學習模式,《計算機與教育》,1997小學語文“ 四結合 ”教改試驗的理論基礎與試驗模式,《電化教育研究》,1997,01資訊科技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香港電腦教育學會 98 年年刊》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建構新型教學模式,《學校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8 ,9資訊科技與教學模式的變革,《香港電腦教育學會 99 年年刊》學習策略與認知型 CAI軟件研制,《98年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文集》(香港)基于 CSCW 的多媒體教學軟件開發(fā)模型研究,《 98 年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文集》(香港)資訊科技與語文教學改革,《 99 年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文集》(主題報告)(澳門)知識經(jīng)濟與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電化教育研究》,1999,1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基于協(xié)作學習的教學設計,《電化教育研究》 2000 , 4數(shù)字化學習 ——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核心(上、下),《電化教育研究》,2001,8、9構筑數(shù)字化教育社區(qū)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 教育技術研究的新領域,《電化教育研究》2003,3CSCL 的原理與基本結構 (上、下) ,《電化教育研究》,2003,5、6學習系統(tǒng)的軟件建模方法研究, 《電化教育研究》,2003,8計算機輔助學習(CAL)系統(tǒng)綜述, 《電化教育研究》,2003,9重要獎勵:1989 年,《 教學、科研、生產(chǎn)三結合,創(chuàng)建我國第一電化教育專業(yè) 》項目,獲第一屆普通高等學校優(yōu)秀教學成果國家級優(yōu)秀獎、廣東省一等獎。l992 年獲國務院批準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突出貢獻專家。1993 年,《 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的理論與實踐 》項目,獲第二屆普通高等學校優(yōu)秀教學成果國家級一等獎、廣東省一等獎。1994 年,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96 年,《教師職業(yè)技能訓練教程》項目獲國家教委優(yōu)秀教材獎二等獎。1997 年,《多媒體技術在基礎教育改革中的應用實驗研究》項目,獲國家教委全國師范院校面向基礎教育改革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1997 年,《小學語文四結合教學改革試驗研究》項目,獲國家教委全國師范院校面向基礎教育改革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1997 年,《 教育技術專業(yè)綜合技能培養(yǎng)模式研究與實踐 》項目,獲第三屆普通高等學校優(yōu)秀教學成果國家級二等獎、廣東省一等獎。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jié) 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概述
一、科學研究方法的層次
二、科學研究方法的類型
三、科學研究方法的程序
第二節(jié) 教育技術學研究的任務
一、揭示和發(fā)現(xiàn)科學事實
二、探求科學規(guī)律
三、建立和發(fā)展科學理論
第三節(jié) 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的作用
一、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為教育技術學科的形成和發(fā)展定向開路
二、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使教育技術學科研究程序規(guī)范化
三、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是推廣運用教育技術成果的橋梁
四、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的運用豐富了教育技術學科的內容
第四節(jié) 現(xiàn)代技術手段在教育技術研究中的應用
一、現(xiàn)代技術手段在教育技術研究中的作用
二、在教育技術研究中應用現(xiàn)代技術手段的意義
第二章 教育技術領域中量的研究與質的研究
第一節(jié) 量的研究的內涵及其特點
一、量的研究的涵義
二、量的研究的基本程序
第二節(jié) 質的研究的內涵及其特點
一、質的研究的涵義
二、質的研究的基本特征
三、質的研究的操作程序
第三節(jié) 量的研究與質的研究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一、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二、質的研究與定性研究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第三章 教育技術學研究設計
第一節(jié) 課題選擇
一、課題選擇的重要意義
 二、課題來源
三、課題選擇的原則
四、課題類型
五、課題研究目標
六、課題的陳述
第二節(jié) 確定變量
一、研究變量的類型
二、教育技術學研究中常見的變量類型
第三節(jié) 建立假設
一、假設的一般特征及其作用
二、假設的陳述
第四節(jié) 研究方案的制定
第四章 教育技術文獻檢索
第一節(jié) 教育技術文獻檢索概述
一、教育技術文獻
二、教育技術文獻檢索
三、教育技術文獻檢索的意義和作用
第二節(jié) 常用的文獻檢索工具
一、工具書檢索
二、光盤檢索
三、聯(lián)機檢索
四、網(wǎng)絡檢索
第三節(jié) 基于Intemet的文獻檢索
一、Internet概述
二、基于 Internet的文獻資源
三、基于 Internet的文獻檢索算法與技巧
四、基于 Internet的文獻檢索工具——搜索引擎
第五章 調查研究方法
第一節(jié) 調查研究法概述
……
第六章 觀察與實地研究法
第七章 教育技術實驗研究
第八章 行動研究法
第九章 內容分析法
第十章 學習反應信息分析法
第十一章 評價研究方法
第十二章 解釋結構模型法
第十三章 SPS的應用
第十四章 模糊數(shù)學分析方法
第十五章 研究結果的判斷和推理方法
第十六章 系統(tǒng)科學方法
第十七章 研究論文的撰寫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