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為什么要學習“科學的性質”
第一章什么是科學問題
一、科學的目的與其他學問有什么不同
二、什么是科學問題
1.區(qū)分真科學問題與假科學問題
2.區(qū)分開放性問題與封閉性問題
3.正確使用“是什么”和“為什么”問題
4.矛盾是產生問題的母體
三、科學問題與教學內容的關系
四、教學中要注意的有關問題
1.科學問題宜小不宜大,宜少不宜多
2.讓學生自己從活動中提出問題
3.讓學生明確所要探究的科學問題
第二章科學的過程究竟是什么
一、過程與方法的含義
二、過程與方法的教育價值
三、小學科學教學中“過程與方法”的教學目標
四、幾種常用的探究活動
1.觀測
2.實驗
3.游戲
4.分類
5.問題解決
五、探究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活動中的學具要有嚴密的結構5
2.課堂討論的內容要反映探究的過程
3.活動要有情境化的背景
4.盡量少說話,讓學生自己思考和動手
5.要進行水到渠成的小結
第三章假說在科學探究中的地位
一、什么是科學假說
二、假說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三、假說的教育價值
四、假說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1.假說要有一定的根據(jù)
2.注意假說教學的循序漸進
3.注意對研究設計和結果的反思
4.不要為假說而假說
第四章觀察和實驗在科學探究中的地位
一、科學的求真性質決定了觀察的核心地位
二、科學的觀察是一種客觀、理性的活動
三、測量和實驗對于觀察的貢獻
四、觀察的易錯性和重復的必要性
五、觀察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所觀察的主題和變量要少
2.強調觀察記錄的客觀性和準確性
3.觀察活動要突出科學原理
4.討論是獲得正確的觀察結果的重要步驟
第五章科學離不開邏輯
一、常見科學邏輯的類型
1.歸納法
2.演繹法
二、其他派生的邏輯推理
三、邏輯與理性
四、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整個活動過程要邏輯簡明
2.不要夸大發(fā)散型思維的作用
3.排除不合邏輯的信息
4.注意常見的邏輯錯誤
第六章
怎樣認識科學的相對真理性
一、后現(xiàn)代主義科學觀及其影響
二、科學知識相對真理性的含義
三、科學的相對真理性與科學教育的循序漸進
四、在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1.糾正學生們的錯誤概念要循序漸進
2.強調證據(jù)與解釋的不同之處
3.進行科學家人格的教育
4.科學史是正確認識相對真理性的最好教材
第七章科學與人文的關系
一、科學與人文是可以融合的兩種文化
二、中國科學教育的特殊使命
三、科學教育需要什么樣的人文精神
四、在科學教學中體現(xiàn)人文精神的手段
1.重視科學概念體系中的人文意義
2.科學史、科學家故事的運用
3.情境教學的運用
4.通過合作與討論培養(yǎng)科學的人文精神
5.教師優(yōu)美的語言和充滿愛心的態(tài)度與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
第八章自主建構與科學探究的關系
一、什么是建構主義
二、什么是建構主義教學論
三、科學知識學習的特殊困難性
四、學生自主建構的特點
五、教學中應注意的有關問題
1.以科學史為根據(jù),重演科學理論的產生過程
2.對一些難點原理和過程,要注意重復、鞏固
3.對不科學的概念要從“建構”過程給予糾正
4.重視集體討論活動
第九章什么不是科學
一、科學與宗教、迷信
二、科學與神話、魔術
三、科學與技術
四、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1.減少科學課上的非科學語言
2.堅持科學家的科學觀
3.強調可重復性,消除神秘性
4.防止非科學教育目標喧賓奪主
第十章“自然”與“科學”的差異是什么
第十一章我國教師的特殊問題
附錄1本書引用的課例總匯
附錄2西方科學教育研究成果簡介
參考文獻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