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西湖,1927年出生于福建漳州。1950年至1952年在中央民族學院工作。1952年至1955年在北京外國語學院學習,畢業(yè)后回中央民族學院任翻譯。1958年調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工作至今,先后任《民族譯叢雜志》副主編(1978-1998),世界民族室主任(1982-1989),中國世界民族學會常務副會長,現任名譽會長,第14屆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執(zhí)行委員,中國加拿大研究會會長(1996-1998),國際都市人類學委員會理事(1989-1992),《中國民族》雜志(英文版)特邀顧問,中國都市人類學會事會長(1992-2002),第16屆人類學與民族學世界大會籌委會顧問。1982年和1985年作為訪問學者先后到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和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等)研究多元文化主義、土著民族和都市人類學。主要和有《加拿大民族志》、《澳大利亞民族志》、《人類學研究探索:從“世界民族”學到都市人類學》、《中國少數民族情況報告》(聯合國大學研究報告)、《20世紀后半葉世界民族關系探析:社會人類學研究的一項新課題》。20世紀后半夜是殖民地人民和國家反對殖民主義運動以及人權和民權運動發(fā)展時期,也是革命力量、進步力量與帝國主義舊的政治制度的反動勢力之間劇烈斗爭時期。于是出現了民族關系異常復雜,民族問題十分嚴重并導致社會混亂的局面。面對這種形式,開明政治家、學者不得不考慮人們之間和睦相處以及社會問題。本書所關心的問題正是這個時期面臨的諸多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及其所產生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