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育教育學理論中國私學百年祭:嚴修新私學與中國近代政治文化系年

中國私學百年祭:嚴修新私學與中國近代政治文化系年

中國私學百年祭:嚴修新私學與中國近代政治文化系年

定 價:¥30.00

作 者: 李冬君著
出版社: 南開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教育學

ISBN: 9787310020652 出版時間: 2004-04-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1cm 頁數(shù): 37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之宗旨,在確立嚴修新私學,故研究之范式,以個體為經(jīng),時代為緯,在新私學與中國近代政治文化的“會通”中,來展示嚴修的文化個體性。本書之史觀,以嚴修新私學為主線,來貫通近代史,故近代史之開篇,非老生常談之鴉片戰(zhàn)爭,而是傳教士東來和西學東漸,其結束則是中國民族主義的復興。本書不是年譜,但采取了編年體的撰述方式,以年為經(jīng),以事為緯,故稱系年。月份與日期,則根據(jù)敘事的需要來安排,沒有嚴格的順序要求。本書注釋,皆取書中注,於引用和敘述之旁,以小字注之。史料來源主要為《嚴修日記》、《信草》及其自訂《年譜》,凡書中引用史料,未注明出處者,即為此述種種。因引用太多,若一一注明,則滿篇皆是,故略之。在中國,最有成就的中學應該是南開中學。據(jù)統(tǒng)計,近百年來,南開中學培養(yǎng)出了48位著名科學家,兩位清華大學校長,3位正副總理(周恩來、溫家寶、鄒家華),9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和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成就和名氣稍小一點的大學校長、科學家、文學藝術人才,多到難計其數(shù)?,F(xiàn)在知道南開中學的人很多,但知道南開創(chuàng)辦人嚴修嚴范孫先生的人很少,范孫先生的光輝人格和對中國現(xiàn)代教育的偉大貢獻,了解的人就更少了。本書最大的特點,在于作者沒有就事論事地寫范孫先生的辦學過程,她筆墨的重點在勾勒現(xiàn)代中國政治文化的歷史巨變,表達作者對整個現(xiàn)代歷史的總體認識,而且時時有精彩議論和出人意表的睿智洞見(限于篇幅,恕不一一征引)。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范孫先生興學的深遠意義,得以充分顯現(xiàn),一如本書副標題提示的,作者要揭示的是“嚴修新私學與近代中國政治文化”的關系。作者的基本看法是,中國教育從傳統(tǒng)的官、私之學轉(zhuǎn)向現(xiàn)代國立教育體制,在此一過程中,范孫先生開創(chuàng)的新私學傳統(tǒng),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上н@個尚未發(fā)育完足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因為歷史的劇烈變遷而被迫中絕。當代中國教育的痼疾,實與此一傳統(tǒng)的被毀壞有極大關系。如今,私學的復興苗頭,也預示著中國教育有可能重新回歸范孫先生開創(chuàng)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作者提出“新私學”這個概念,并在書中有深入的探討。這個問題若能引起學界的關注和探討,我相信對于“重寫”現(xiàn)代中國教育史,對于當代中國民辦教育的發(fā)展都大有裨益。辦學固然神圣,但絕不浪漫,更非僅憑美麗幻想所能成事。誠如本書作者反復申述的基本觀點:辦學乃是“思想者的產(chǎn)業(yè)”。有思想而不以產(chǎn)業(yè)對待學校,其學必不能辦成,梁任公欲辦東方文化研究院而未果,即是顯例。辦學既為產(chǎn)業(yè),則以投資為先決條件。范孫先生辦學經(jīng)費之來源,除從自家產(chǎn)業(yè)中捐出部分外,主要經(jīng)費得自富商和軍閥捐贈,其次則有政府和外國資助。而范孫先生和伯苓校長之所以能“化”來四方之“緣”,則是由于他們的辦學成績、人格聲望和勤勉懇切的勸募努力,方可使財神慷慨解囊。今日中國,有產(chǎn)者漸多,私立學校亦有星火燎原之勢。但“教育產(chǎn)業(yè)化”卻正在被詮釋成賺錢的大買賣,辦學者自然就應該是“投資”高手。這是對教育的嘲諷和褻瀆。教育產(chǎn)業(yè)化的真諦,是能夠以私人辦學的靈活、節(jié)儉、高效的運作機制,吸納社會資源投向教育,并永續(xù)發(fā)展,而不是把學校辦成印鈔廠。因此,當代私學的發(fā)展,有待于涌現(xiàn)盧木齋、李秀山(此二人對南開的捐助最多)那樣的有產(chǎn)者,涌現(xiàn)更多邵逸夫、田家炳,更有待于出現(xiàn)嚴修、張伯苓這樣以辦學育人為終生志業(yè)的教育家。捐助者固然可以為大學蓋起成百上千的大樓,但只有大樓而沒有教育家,那么這些大樓跟商場、旅店的作用就沒什么差別。本書以個體為經(jīng)、時代為緯,在新私學與中國近代政治文學的“會通”中展示嚴修的文化個體性為宗旨,以嚴修新私學為主線,來貫通中國的近代史。<

作者簡介

  李冬君女1959年11月生,博士、副教授。1979年,進入南開大學歷史系中國史專業(yè)學習;1983年畢業(yè)后,進入吉林省委黨校近代史教研室從事教學工作;1992年,在海南省師范學院政治系任教;1995年,在江西省南昌大學中文系任教,并榮升副教授;1997年在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讀博士學位,2000年留本校任教。學術研究狀況:發(fā)表論文:《儒家分化與孔子圣化》(南開學報);《儒家道德英雄主義的本質(zhì)》(天津社會科學);《先秦諸子論孔子與孔子圣化》(南開學報);《錢穆的儒家本位文化觀評述》(華僑大學學報);《春秋圣化大趨勢》(華僑大學學報);《秦漢博士儒的王圣運動》(廣東社會科學)。著作:《載舟覆舟——中國古代治亂經(jīng)濟史考察》第一作者(河南人民);《思想者的產(chǎn)業(yè)》第一作者(海南人民);《中國私學百年祭》獨立著作(香港文化中國、南開大學出版社);《孔子圣化與儒者革命》獨立著作(人民大學出版社)。

圖書目錄

題記
凡例
序言
一 國家與家事
1。清兵南下 嚴家北上
2。清朝式微 嚴家初興
3。學術新運 津沽濡商
4。龍戰(zhàn)于野 嚴修出生
(1)“撫夷”與“剿夷”
(2)“師夷”與“制夷”
(3)科舉與國運
(4)“師夷”與革命
(5)晚清外交與長蘆鹽商
二 西學與中學
1。時務與蒙學
(1)租界與洋務
(2)天王悲?。簭乃枷氲疥幹\
(3)“文正”:儒學重建與西學引進
(4)嚴修入塾與清廷借債
(5)“同文”風波與共和先機
(6)一部近代史,從何說起?
(7)“文正”勸學與孔耶“同心”
(8)天津教案:官紳與傳教士
2。入仕入入時
(1)湖湘人文精神
(2)“同治”時代終結
(3)應試教育和啟蒙運動
(4)文化進化與學術新路
(5)曾、李比較與北洋實業(yè)
(6)嚴修中舉與“張門”問學
3。讀書與交游
(1)通史致用與格物致知
(2)書生誤國:談兵與用兵
(3)學術淵源:“為續(xù)東萊博議篇”
(4)自律與國律——“公”、“平”
(5)中興氣象:修園、藏書與筑路
(6)天地之刑:汪氏“人口論”
(7)政治文化:修園、建廟、救災
(8)帝國小聰明與“大炮上曬褲子”
(9)嚴修“三課”及其文化追求
(10)“盛世”危機:根源與導火索
三 學術與政治
……
四 從舊私塾到新私學
五 亂世興學與末代憲政
六 天命在野之一:改良與革命
七 天命在野之二:帝制與共和
八 教育產(chǎn)業(yè)化與政治化
九 嚴修新私學與文化個體化
參考書目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