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各行業(yè)經濟中國經濟起飛階段的工資水平研究

中國經濟起飛階段的工資水平研究

中國經濟起飛階段的工資水平研究

定 價:¥32.00

作 者: 胡放之著
出版社: 中國經濟出版社
叢編項: 財經學術文庫
標 簽: 中國經濟

ISBN: 9787501769650 出版時間: 2005-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3cm 頁數: 259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以“起飛”這一發(fā)展中國家工業(yè)化和現代化過程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階段為背景,試圖探討中國經濟起飛時期經濟高速增長過程中的適度的工資水平問題以及工資機制在經濟起飛過程中的作用。本文首先回顧了兩百年來不斷發(fā)展和演變的工資理論,這些理論對于研究和解決正處在經濟起飛階段的我國工資水平問題,有著重要的啟示與理論指導意義。本文還對英國早期起飛時期的工資水平決定、發(fā)展中國家中的兩大新興經濟體——拉美國家和東亞“四小龍”在其經濟起飛階段的工資水平的決定及其特征作了經驗分析。發(fā)現英國在其早期起飛時期工資水平保持不變,拉美國家在其起飛階段工資水平與經濟增長不具有協調性,而東亞“四小龍”在其起飛時期工資水平與經濟增長卻具有協調性。這些結論對于研究和解決正處于經濟起飛階段的我國工資水平問題亦具有重要的啟示與指導意義。這部學術論著從理論上和經驗上對經濟起飛階段的工資水平及其效應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選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論著首先對工資決定理論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然后在對拉美和東亞等發(fā)展中國家經濟起飛階段的工資決定進行經驗分析的基礎上,著重分析了中國在進入經濟起飛階段后的工資水平及其效應,特別是在分析低工資制度對經濟發(fā)展的負面影響方面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義。

作者簡介

  胡放之,男,1957年生,湖南桃江縣人,經濟學博士,湖北工業(yè)大學經濟與政法學院副教授。1981年大學畢業(yè)。1993年進入華中理工大學經濟發(fā)展研究中心,1996年6月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01年考入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2004年6月畢業(yè)于并獲經濟學博士學位。任教多年,主要教授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等方面的課程;同時,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并從事經濟研究工作。目前,發(fā)表論文30余篇,合編教材2部,主持或參與科研課題多項。

圖書目錄

1.導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工資水平及其影響因素
  1.3 工資水平與經濟起飛
  1.4 文本的思路與方法
2. 工資水平決定的理論回顧
  2.1 古典經濟學家的工資決定理論
  2.2 馬克思的工資決定理論
  2.3 邊際生產力工資理論
  2.4 現代制度學派的工資理論
  2.5 凱恩斯的工資理論
  2.6 分享工資理論
  2.7 人力資本工資決定論
  2.8 效率工資論
3.劉易斯工資不變假說與李嘉圖生存工資的經驗分析
  3.1 劉易斯模型與發(fā)展中國家工資水平的決定
  3.2 李嘉圖生存工資經驗分析——以18-19世紀英國工業(yè)革命時期為例
  3.3 評論
4.發(fā)展中國家經濟起飛階段工資水平的決定及特點——以拉美、東亞為例
  4.1 拉美國家經濟起飛階段工資水平的決定及特點
  4.2 東亞“四小龍”經濟起飛階段工資水平的決定及特點
  4.3 發(fā)展中國家工業(yè)化模式對要素相對價格的影響
  4.4 啟示與反思
5.我國計劃體制下的工資水平與市場化改革
  5.1 我國計劃體制下工資水平的決定及其影響
  5.2 工資決定機制和就業(yè)機制的市場化
6.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增長與收入分配
  6.1 改革開放后的工業(yè)化進程與績效
  6.2 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增長與收入分配效應
  6.3 收入分配與經濟增長
7.80年代后我國工業(yè)化進程中工資水平的決定及特征
  7.1 改革開放以來工資水平的變化
  7.2 工業(yè)化進程中的就業(yè)水平
  7.3 工資與勞動力配置
  7.4 現階段我國工資水平的決定及特點
8.現階段我國工資水平高低的判斷與分析
9.工資水平高低對經濟起飛的影響
10.經濟起飛階段工資水平的決定
參考文獻
致謝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