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中國政治大哲學家

大哲學家

大哲學家

定 價:¥120.00

作 者: (德)卡爾·雅斯貝爾斯(Karl Jaspers)著;李雪濤主譯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哲學知識讀物

ISBN: 9787801904362 出版時間: 2005-02-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5cm 頁數(shù): 90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大哲學家》是哲學大師雅斯貝爾斯晚期所構想的三卷巨著中僅完成的一卷,于1957年在德國出版。在本書中,雅斯貝爾斯跳出了自己尚以歐洲為中心的存在主義哲學框架,也突破了哲學史的編年史的寫作方法,而是以哲學家著作的獨創(chuàng)性和相似的思維方式為取向,將世界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哲學家劃分為思維方式的創(chuàng)造者、思辨的集大成者和原創(chuàng)性形而上學家三種類型,詳細地闡述了他們光輝的哲學思想。本書確系大手筆寫大家的思想風范,學術性較強,資料豐富、層次清晰、思想深刻、分析精辟。本書前言半個世紀以來,哲學雖然從學術的羈絆中被解放出來了,但同時給人感覺哲學在墮落。在眼下無政府主義偶然論思想之獨斷專行的風暴之中,如若歷史的本質能沖破哲學習俗之表象、并且我們也能由此得到啟示的話,那么我們便贏得了一次機會,從而為把握我們時代的本質而奮斗。我希望能借此書參與到這場變革的進程這中去。哲學之世界歷史乃是由黑格爾首次提出而為公眾所意識到的,但今天談到這一點概念時其內(nèi)涵跟黑格爾時代卻是完全不同的,它已經(jīng)變成了當代哲學思考的一大要素。一方面,哲學是需要其歷史的。當代的思想可以在它的過去中獲知,由它與過去的關系,可以勾勒出其思想之本質。當代思想當然也可以表現(xiàn)為僅僅是回聲,不過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它以圖像、結構、邏輯秩序的形式塑造了思想的歷史。最終在與歷史打交道中,作為永恒的當代而繼承真理,并在其中達到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哲學史是不可能沒有自己的哲學思考而獨立存在的。因為僅僅是從外在認明有關哲學事實情況以及其文句,還不能引導我們進入真正的哲學里去。探究哲學史意義之前提乃哲學來作為引導。只有哲學能理解以前的和現(xiàn)代的哲學是什么。哲學的傳統(tǒng)對我們來講,就好像是一個其深度和廣度均不可測的海洋。以前從沒有過像今天這樣擁有百科全書般的知識,從未提供過如此之多的優(yōu)秀版本中的原典,從未有過如此豐富的有關思想的報道,也沒有過如此眾多的索引以及工具書,使我們能很快找到我們想要找的資料。在這些令人稱奇的成就之中,每一切合實際地從事哲學史的研究,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是這些研究并未使哲學進入活生生的現(xiàn)實之中去,反而產(chǎn)生了或者是既有并列又有先后的、繁縟的令人困惑的知識,或者是簡化成容易讓人誤入歧途的教條式的概要。在這兩種情況下,哲學的本質均未被顯露,相反的卻在一大堆的知識之中喪失了。盡管我們對歷史的認識與日俱增,但似乎以前從未有過像今天這樣的真正哲學的有效傳統(tǒng)之崩潰,這一點不能不令人驚訝不已。如果我們所要做的只是將大型百科全書刪節(jié)成小型百科全書的話,那是不可能糾正這一錯誤的。也不能將單一整體的發(fā)展過程——對我們來說根本就不存在的——用長篇連載敘述故事的方式,來確切地講述哲學史。因為想要通觀哲學史,是不可能的。我們就在其中,我們就是在哲學史里面——而非外部的某一點——來理解它的。如果我們不可以通觀哲學史的話,用什么方法可以理解它呢?我們可以深入其中,不過這樣做是有著其前提和目的的。因此,只有首先當哲學史的某些方面以真實材料為基礎,其自身在方法論上得到發(fā)展時,這一深入其中的探索才會得到澄明。這些方面包括:第一是歷史的角度。在以年代學和地理學為主導思想的前提下,我展現(xiàn)給讀者一些歷史時期,以及其神秘莫測之變化,至于其中的原因,確實很不容易領會,思想家生活背景的改變——這包括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情況之改變,正是這些因素創(chuàng)造出了歷史如此豐富多樣的形態(tài)。對于每一歷史時期來講,都有其典型的假設前提以及思維方式,它們好像是永恒哲學問題的歷史服飾一般。第二是實務性的角度。在不考慮歷史年代順序的前提下,我探討了思想的一些問題及其體系,看看在那里提出了哪些實質性的問題,又是如何予以回答的。由此我在那已經(jīng)變成為哲學的內(nèi)容中得到了一個系統(tǒng)的看法。第三是文化積淀的角度。我探究哲學的起源,認為從一開始到其后的每一時期,它是從神話、宗教、詩、語言中產(chǎn)生的。真正的哲學起源往往隱藏在其他事物之中,借他物而滋長,或者反被阻滯。第四是實用的角度。我尋求哲學在生活實踐中之實現(xiàn),它在生活方面有哪些影響,相反的,它是如何受制于其各種各樣的條件。第五是動力學的角度。偉大人物的戰(zhàn)斗是通過哲學思考來進行的,我意識到了這戰(zhàn)斗的戰(zhàn)場,這樣的戰(zhàn)斗是永遠不會有結果的,它使所有終結的假象偽裝在一個巨大的包容一切的體系之中,之后重新突破,從而出現(xiàn)一個新的形態(tài)。因為我無法在戰(zhàn)場之外找到一個立足點,所以我看到自己也在其中加入了戰(zhàn)斗,并通過我對戰(zhàn)斗及前線的理解來描述這些思想。如果將這些方面混起來看的話,得不到清楚的認識觀念,以分裂開來的形式來看,它們之間又相互補充。每一方面又局限在自己一方。它們相互間又作為手段以便于運用。我們不應當利用它們彼此間的對立面,不應當要求某一方面具有屬于另一方面的東西。不過這些方面集合在一起并不能構成一幅全體的圖像。這樣的一幅圖像表明人們總是一再從一定的觀察角度來勾勒它的。這便留下了在完全開放或統(tǒng)攝中的瞬間。以不同的方式所進行的深入探究,在它們的整體性上顯示出了哲學的世界歷史。但這對我們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這到底取決于什么,僅僅是以上提到的這些方面是不充分的。因此就像是人和人之間,是愛使他們相互聯(lián)系在一起一樣,如果人們不只是因為一件有效的事,而基于存在自身而見面的話,那么我們就要尋求與哲學家進行交往。這些哲學家便是我們這本書的主題。他們應當以他們自身而起作用,作為那唯一者,生根于普通之中而又超越之,那些永不為人遺忘的由偉人所創(chuàng)造出的奇跡,便是通過他們的存在與行為實現(xiàn)的,而這一切又充實了人類的知識。唯有通過這些哲學家,我們才能進入哲學的核心。這些大哲學家所帶給我們的遠比那五個方面要多得多。他們揭示了哲學的本質。這一本質只有在哲學家個人的形體上才能根本實現(xiàn)。

作者簡介

  卡爾・雅斯貝爾斯:20世紀德國最有影響的哲學家之一。存在主義大師。著述頗豐,主要著作有《哲學》(3卷本)、《大哲學家》、《尼采其人其說》等。

圖書目錄

前言
導 論
 一 關于人類的大人物
 二 哲學家與其他大人物的區(qū)別
 三 大哲學家的標準
 四 大哲學家的挑選和編組
 (一)編組的必要性及其在歷史上的變化
  (二)將哲學家分成的三大組
  (三)尋找分組中的原則
  (四)為學習者的選擇
 五 與哲學家的交往  
 六 關于大哲學家的爭辯
 七 對大哲學家的疑問
思想范式的創(chuàng)造者
蘇格拉底
 一 生平資料(公元前469-前399年)
 二 思想發(fā)展
 三 對話
 四 蘇格拉底生命的本質
 五 法院的起訴
 六 柏拉圖對蘇格拉底的美化
 七 影響史
 八 蘇格拉底不朽的意義
佛陀
 一 生平述略
 二 教義與禪定
 三 教義的陳述
 四 對佛陀創(chuàng)新問題的探討
 五 發(fā)展史
 六 佛陀與佛教對我們來說有何意義?
孔子
 一 生平
 二 孔子的根本思想:借對古代的復興以實現(xiàn)對人類的救濟
 三 孔子的道德、倫理規(guī)范
 四 根本知識
 五 孔子的極限意識
 六 有關孔子的人格
 七 孔子及其反對者
 八 影響史
耶穌
 一 宣告
 二 耶穌的生平
 三 對耶穌人格的看法
 四 耶穌的影響
有關思想范式創(chuàng)造者的討論
 一 闡釋的方法
 二 為什么單單是這四個人
 三 這四位大師的共同點和差異
 四 我們對待四大哲學范式創(chuàng)造者的態(tài)度
思辨的集大成者
柏拉圖
 一 生平和著作:理解柏拉圖的前提
  (一)柏拉圖的生平(公元前428~前347年)
  (二)柏拉圖的著作
  (三)理解柏拉圖的前提
 二 柏拉圖的哲學
  (一)柏拉圖的思想
 (二)可表達的問題
  (三)理念、辯證法、厄洛斯
  (四)柏拉圖思想的特殊領域
 三 特色與評論
  (一)柏拉圖的總體評價
  (二)柏拉圖的局限性
  (三)柏拉圖對我們的意義
 四 歷史影響
奧古斯丁
 一 生平和著作
 二 從哲學到信仰的認識
  (一)皈依基督教
  (二)在遵循天啟思想基本原砬疤嵯攏懶⒌惱苧枷氳母謀?
  (三)奧古斯丁思想的發(fā)展
 三 奧古斯丁思想的方法
  (一)生存之光與圣經(jīng)的詮釋
  (二)理性和信仰的真理
  (三)上帝和基督
  (四)啟示信仰中的哲學思想
 四 特征和批判
  (一)在首次全部觀點中的人格
  (二)與克爾愷郭爾和尼采的比較
  (三)基督教思想
  (四)奧古斯丁的矛盾
  (五)作品風格
  (六)人格
 五 歷史地位、歷史影響和現(xiàn)實意義
  (一)歷史地位
  (二)歷史影響
  (三)奧古斯丁對我們的意義
康德
原創(chuàng)性形而上學家
阿那克西曼德
赫拉克利特與巴門尼德
柏羅丁
安瑟爾謨
斯賓諾莎
老子
龍樹
附 錄
 一 雅斯貝爾斯年表
 二 《大哲學家》德文原書目錄中譯文
 三 參考文獻
譯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