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出身海運世家的董建華不同,曾蔭權沒有顯貴的背景。他是警察的兒子,中學一畢業(yè)就進入政府機關做文職工作。因為勤奮和忠誠,被送進哈佛大學學習公共行政,他是什么樣的人?曾蔭權有風度,社交廣,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受過教會學校教育,每周做禮拜,還喜歡打五顏六色的領結。誰在支持他?香港18萬公務員是他的堅強后盾,公眾喜歡他。香港大學3月的民意調查顯示,民眾對他的支持率超過百分之六十。他將面臨怎樣的挑戰(zhàn)?最大的挑戰(zhàn)是香港人日益增長的民主要求,公眾會仔細觀察他在西九龍文娛藝術區(qū)發(fā)展計劃中的表現。還有香港空氣污染、交通問題、貧富差距加大等這些問題,他會怎樣解決……香港。維多利亞海灣在初春的陽光下閃耀著耀眼的光斑。銅鑼灣在中午時分又響起了外國商輪進港時的禮炮轟鳴。香港島最繁華的“中環(huán)”,一幢幢巨型大廈宛若座座聳入云天的偉岸峰巒,層層巨廈下的寬坦馬路上,車流如梭,人頭攢動。2005年3月25日,當北京全國政協(xié)十屆三次會議勝利閉幕的消息傳到這平時,位于中環(huán)鬧市的太古大廈上那巨大的電視顯示屏上,映現出新增選的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董建華在京接受新聞記者采訪的鏡頭。隨著屏幕上畫面的交換,一位中等身材,穿黑色西裝的中年官員,從鏡頭深處向人群走來,他的出現讓大街上集聚的香港居民發(fā)出一陣陣喝彩聲。他就是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政務司司長、即將出任香港特區(qū)署理行政長官的曾蔭權!中環(huán)鬧市上集聚的香港民眾,都把目光投向那巨大的電視顯示屏上,只見曾蔭權正在那甲向人群揮動手臂,他的臉上現出微笑。那是平和的微笑,也是自信的微笑。人群中立刻暴發(fā)出熱烈的歡呼和掌聲。香港《鳳凰周刊》率先發(fā)表文章《他是誰?》:對于祖國內地的讀者來說,曾蔭權還是一個十分陌生的人物。2001年5月,當祖國大地呈現一派早春新綠的時節(jié),一架從深圳國際機場起飛的大型波音客機,:躍飛上了藍天,飛向祖國西部那片神奇的土地。乘客中就有時仟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政務司司長的曾蔭權!此次曾蔭權親自率領一個巾數十位香港富豪巨賈組成的大型訪問團,專程前往祖國大西北考察商機。此舉恰好與中央發(fā)展大西北的戰(zhàn)略決策緊密配合,而祖國大西北的發(fā)展前景與隨處可見的商機,無疑也會給這些隨曾蔭權專程趕來的各路富豪帶來商業(yè)發(fā)展的無限生機。值得說明的是,這次西行之旅,也使祖國內地人民第一次熟悉并了解曾蔭權。曾蔭權在祖國西部的考察活動,驚動了內地傳媒。新華社、中新社等主流媒體都紛紛發(fā)表消息、報導、專訪和評淪。香港媒介對曾蔭權的新疆之行更足好評如潮。香港《大公報》的評論標題為《曾蔭權指點西部五大商機》,《明報》的社論標題則是:《曾蔭權訪問西部:內地人民第一次認識他》……曾蔭權的名字就從這時起,開始為祖國內地的民眾所知曉。內地和香港媒體對曾蔭權的報道,起于他的“葡萄王國”之旅,而四年后他即將出任香港特區(qū)代理行政長官的消息公布后,他頓時成為國人注目的焦點人物。就從那時開始,熟悉曾蔭權今天的讀者,開始關注他的昨天。特別對曾蔭權沒有登上政壇之前所發(fā)生的故事,越加干添廠極大的興趣。這部紀實文學,就是從曾蔭權鮮為人知的童年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