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批評》叢書,每年兩輯,從媒介學的角度對文化進行批評實踐,考察媒介與社會文化的互動關系,提供分析方法。今天大眾媒介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要迅速地改造著我們的生活,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媒介文化是社會生活和文化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從某種意義上說,當代人就生活在大眾媒介之中。創(chuàng)辦《媒介批評》叢書,意在對當前的大眾文化和時尚進行批評,清醒地認識媒介文化與當下社會生活的關系,并揭示它們之間的具體路徑。我們一睜開眼睛,“信息”就蜂擁而至。承載這些超量信息的媒介無處不在———電線桿子、公共汽車站牌、交通主干道兩旁的墻面、城市的街道、霓虹燈箱、立交橋、廁所、文化衫、女性的身體……此外還有占據(jù)主流地位的媒介———數(shù)百家官方電視臺日夜不停地播放的娛樂節(jié)目、訪談節(jié)目、影視劇節(jié)目、猜謎節(jié)目;數(shù)千家官方報紙日益增多的版面;數(shù)十萬家官方的和民間的網站鋪天蓋地的信息;等等。我們的確有一種被媒介和信息圍困的感覺。媒介形式在不斷地更新,有一種一切都被媒介化的趨勢。有什么樣的媒介就有什么樣的媒介批評?!耙磺卸济浇榛保褪侵甘挛镒陨硪饬x的自足性喪失了,它僅僅成了一個其他事物的介質或者工具,一個“他者”。電視和報刊作為媒介,固然是媒介批評的對象。當一座城市稱為媒介的時候,它就是媒介批評的對象。當一個人(比如模特兒)的身體成為一種媒介的時候,它也是媒介批評的對象。批評的方法不是美學的、形式主義的(盡管這種方法在特定條件下也能用),而是符號學的,或者說是“符號政治經濟學”的。媒介符號學的研究和批評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對國家超級媒介工廠的生產、傳播、消費模式進行符號學分析,包括對國家超級傳播媒介的內部結構和生產模式的批評。它還必須對另一個超級媒介———城市———進行符號學研究和批評。城市中的一切(包括人的身體細部,他們的發(fā)型、時裝、指甲、體態(tài)、表情,還有各類文化符號,等等)都在被媒介化。它們既是當代文化符號學的對象,也是微觀社會學的對象,或者說是“文本”細讀的對象。本期的專題研究對象,是主流媒介中各類傳播形態(tài)中的聲音系統(tǒng)、節(jié)目編排結構的符號學秘密,或者說是它的符號政治經濟學秘密。這僅僅是一個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