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藥學《傷寒論》現代醫(yī)學評述

《傷寒論》現代醫(yī)學評述

《傷寒論》現代醫(yī)學評述

定 價:¥36.90

作 者: 孫成齋著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藥學

ISBN: 9787212026042 出版時間: 2005-06-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1cm 頁數: 663 字數:  

內容簡介

  《傷寒論》是繼《內經》后問世的一部經典著作,一直是國內外中醫(yī)學界研究的熱點,對中醫(yī)在國內外的傳播和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采用現代醫(yī)藥學研究成果,闡明傷寒和“六經論治”的現代醫(yī)學實質,對促進中醫(yī)現代化和融入世界將起到積極作用。本書用流行病學、傳染病學等理論,對《傷寒論》問世的東漢社會環(huán)境、自然因素進行考證,并逐條分析《傷寒論》原文,再經合理的歸納與分析,認為急性傳染病是《傷寒論》六經辨證的主要內容,“六經論傷寒”是不以致病微生物進行傳染病分類和疾病分期的偉大創(chuàng)造。證治是針對急性傳染病不同病期臨床治療的經驗總結,以現代藥學及臨床學證明,其治療方案大都是合理、有效的,《傷寒論》六經論的指導思想應該成為中西結合醫(yī)學的科學組成部分。

作者簡介

  孫成齋,主任醫(yī)師,教授,長期從事流行病研究和傳染病臨床治療工作。主要著作有《軍隊流行病學》、《肝吸蟲病》,譯著《最新腸道致病菌檢驗》等,發(fā)表論文(包括綜述、譯文)140多篇。在國內較早分離出逐型勾端螺旋體、Q熱立克次氏體、鼠型斑疹傷寒立克次氏體、家鼠型出血熱病毒,建立了免疫熒光技術檢測狂犬病病毒和血清抗體的方法。曾多次深入相慶的傳染病疫源地進行調查和防治。在“古為今用”原則的指導下,長期堅持研究中醫(yī)典籍,堅持臨床實踐,為探索中西醫(yī)結合做了大量工作。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編 《傷寒論》問世的背景
第一章 《傷寒論》現代醫(yī)學解讀
第二章 《傷寒論》問世時的東漢社會
第三章 華佗及其他科學家
第四章 《傷寒論》和《內經》淵源探討
第二編 傷寒與傳染病關系的求證
第一章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1-30條)
第二章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31-127條)
第三章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128-178條)
第四章 太陽病癥候群(1-178條)的傳染病學特征分析
第五章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179-262條)
第六章 辨少陽病脈證并治(263-272條)
第七章 辨太陰病脈證并治(173-280條)
第八章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281-325條)
第九章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326-381條)
第十章 辨霍亂病(382-391條)和辨陰陽易瘥后勞復?。?92-398條)脈證并治
第三編 《傷寒論》中主要生藥及方劑的現代研究
第一章 黃柏
第二章 知母
第三章 石膏
第四章 大黃
第五章 黃連
第六章 桂皮、桂枝
第七章 附子、烏頭
第八章 吳茱萸
第九章 人參、竹節(jié)參、三七
第十章 杏仁(附桃仁)
第十一章 陳皮、枳實
第十二章 葛根
第十三章 梔子
第十四章 姜
第十五章 黃芩
第十六章 大棗
第十七章 麻黃
第十八章 芍藥
第十九章 茵陳
第二十章 柴胡
第二十一章 當歸
第二十二章 厚樸
第二十三章 茯苓
第二十四章 豬苓
第二十五章 甘草
第二十六章 半夏
第二十七章 龍骨
第二十八章 澤瀉
第二十九章 連翹
第三十章 白術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