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講述的是當前中國知識分子包括作家要直面現實,感受基層,超越局限,精神尋根。與當前有些文藝理論研究脫離文藝創(chuàng)作實際、脫離文藝評論實際不同。作者的文藝理論研究與當前文藝創(chuàng)作實際、文藝評論實際是緊密結合的,既有對當前文學的總體把握,也有鮮明的價值判斷。 青年文藝理論家熊元義的文藝評論,在文壇乃至整個思想文化界,都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其原因在于他的文藝評論超越了單純的文學層面。熊元義在評論具體的作家作品和文學現象時,善于提出一些思想文化問題并進行理論分析和把握,具有很強的思想穿透力。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面對復雜的社會現實和文藝批評界在復雜現實面前的眾說紛紜,人們感到眼花繚亂,莫衷一是。熊元義高屋建瓴,展開對對象的深層分析和本質把握,從理想與現實的辯證關系和人的存在觀的角度出發(fā),精辟地概括出當前文藝批評界的三大派別:一是徹底否定現實的虛無存在觀,二是完全認同現實的粗鄙存在觀,三是辯證地把握現實的科學存在觀。熊元義所概括的三種存在觀,是從哲學的高度把握當前文藝批評界的不同走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