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辭典》是一部交通類大型綜合性工具書。它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通辦公室聯(lián)合上海市經濟學會于1993年開始組織編纂的,2002年市政府機構體制改革,原交通辦公室的大部分職能和相關工作,包括《交通大辭典》的編纂工作,由上海市建設和管理委員會接替。本辭典編纂工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方針,注重借鑒和吸取同類辭書的經驗和成果,又重視收集和積累交通發(fā)展進程產生的新概念和新詞匯,力求做到選收詞目全面、扼要,詞目釋文準確、簡明,采納資料翔實、可靠;力求能夠反映出中國特色,得到交通領域專家的認可。本辭典編輯委員會,下設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管道運輸、城市交通、郵政、電信等八個分科,分別由上海鐵道學院(現(xiàn)合并到同濟大學)、西安公路學院(現(xiàn)為長安大學)、上海海運學院(現(xiàn)為上海海事大學)、天津民航學院、北京石油大學、上海城建學院(現(xiàn)合并到同濟大學)、南京郵電學院的教授、專家組成八個分科編委會。本辭典詞目結構在交通門類下分運輸和通信兩個方面,包括:運輸一般、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管道運輸、城市交通、通信一般、郵政和電信。本辭典正文按專業(yè)分類編排,前有詞目分類目錄,后有按詞目漢字筆畫順序排列和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的兩個索引,以方便讀者檢索。本辭典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國務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有關交通郵電主管部門以及交通系統(tǒng)運輸和通信企業(yè)集團的領導和有關同志的關心支持;又承蒙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上海市交通綜合規(guī)劃研究所、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上海郵政設計研究院、華東理工大學石油加工研究所等單位對本辭典的詞目設置和分類結構給予了具體的指導幫助;上海市經濟學會和上海辭書出版社以及參編單位的歷任領導和有關專家也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此一并致以誠摯的謝意。鑒于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日新月異,我國加入WTO后各相關法律、法規(guī)、條例的更新速度加快,因此,讀者在查閱或引用本辭典有關資料和數(shù)據(jù)時請予以注意。我們衷心希望并期待從事交通事業(yè)的各級干部、經營管理人員、大專院校有關專業(yè)的師生及廣大交通參與者的指教,以便再版時修訂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