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jié) 一個世界性的課題
第三節(jié) 定義、體系和研究范圍
一 對社會保障的定義及其理解
二 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
三 關于研究范圍
第二章 社會保障對收入分配的影響
第一節(jié) 保障分配的理論依據
一 “扣除”說
二 “再生產”說
三 “國家”說
四 “人權”說
第二節(jié) 收入分配差別與社會保障再分配
一 對收入差別的測定:洛倫茨曲線和基尼系數
二 保障分配對洛倫茨曲線和基尼系數的修正
三 中國居民收入差別的顯示
第三節(jié) 收入運行中的保障分配
一 SNA的收入組成
二 收入運行中的保障資金
第四節(jié) 保障分配與其他分配形式
一 社會保障分配與工資分配
二 社會保障分配與財政分配
三 社會保障分配與信用分配
四 社會保障分配與價格分配
第三章 保障分配的福利機制
第一節(jié) 福利偏好的選擇
一 博弈與投票機制
二 福利供給效應
三 公共福利的均衡供給
第二節(jié) 福利函數
一 社會福利函數:保障是福利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 福利極大化:并非多多益善
第三節(jié) 社會福利的分配
一 公平配置:福利分配的基本目標
二 平等與效率的替代:遺憾的現實
三 福利國家:美好的向往
四 “福利病”:福利國家的困惑
第四章 社會保障對資源配置的影響
第一節(jié) 對儲蓄和投資的考察
一 收入水平、消費傾向與儲蓄
二 儲蓄函數
三 社會保險稅與儲蓄:節(jié)儉乎?消費乎?
四 保障基金的儲存和支付
第二節(jié) 對勞動供給的考察
一 經濟增長與勞動供給
二 社會保障與勞動供給:勞動乎?閑暇乎?
三 負所得稅制度
——保障制度與稅收制度一體化
第五章 社會保障對宏觀經濟的影響
第一節(jié) 對總供求均衡的考察
一 影響總供求的部門——部門之見
二 總供求均衡的實現——全局觀念
第二節(jié) 對儲蓄—投資均衡的考察
一 儲蓄與投資的結合
二 引入利率變量的儲蓄與投資均衡
三 引入社會保障的儲蓄與投資均衡
第三節(jié) 對資金部門流動的考察
一 企業(yè)部門和家庭部門的收支帳目
二 政府部門、國外部門和金融部門的收支帳目
三 社會保障與部門帳戶的變動
第四節(jié) 對經濟周期的考察:自動穩(wěn)定機制
一 經濟中的自動穩(wěn)定機制
二 政府設置的“自動穩(wěn)定器”
第六章 社會保障制度的模式選擇
第一節(jié) 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目標
第二節(jié) 我國社會保障模式的幾個重大問題
一 現收現付制與積累制相結合:立足于當前,著眼于未來
二 社會統(tǒng)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均衡負擔,維護個人利益
三 國家、企業(yè)、個人三者分擔相結合:各盡其責
四 政府帳戶與保障銀行相結合:有帳簿,還要有金庫
第三節(jié)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的特殊性
第七章 保障基金運行管理
第一節(jié) 基金籌集:從統(tǒng)籌到積累
一 基金籌集的原則
二 基金籌集的方式
三 籌資方式的選擇意義
第二節(jié) 基金儲存:從保值到增值
一 儲存管理與社會統(tǒng)籌
二 基金儲存期間的增值
三 組合投資管理
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