缶廬藏漢魏古甓,數(shù)事琢硯,供書畫,苦寒水凍,筆膠不能下,兒童戲供水仙于上,天然畫稿也。擁罅寫圖,
題小詩補空。
偶畫石榴桐子瓷盆
題畫贈趙非昔宗建,是時游虞山將返滬上用以留別,為
日后相憶之資云爾
蘭
松梅
新竹
雨竹
老少年
竹石二首
枇杷
劍門看竹二首
桃花
玉蘭二首
天竹二首
蘆花石頭
扁豆花
郭外觀荷,風雨颯來,借野老笠戴之,折花行堤上。歸 寫圖,未題詩先有詩意也。
建蘭有數(shù)十種,古人從無畫之者。秋日買一叢,對花寫 照,使生香活色,四季常留吾廬,當易名香祖也。
梅
寫梅六首
雪竹
佛手
紅梅竹石
博古
古柏
石壁山僧手種天竹,偎墻依石,紅艷欲滴,偶然游到,乘 興作畫。
枇杷
葡萄
蕪園老梅,古苔鱗皴……對景寫之,并題長句志懊。
春夜梅花下看月,花瓣皆含月光,碎玉橫空,香沁肌骨,
如濯魄冰壺中也,但恨無啁啾翠羽和予新詠。
人遺紙數(shù)幅,光厚如繭,云得之東瀛,或日此苔紙也。
醉后以酒和墨為梅花寫照……不知大梅山民揮之門
外否?引為同調否?安得起而問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