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斯科特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心中的明天》因其首次揭露白人殖民者試圖用改變血統(tǒng)、改變生存背景的辦法改變土著人歷史的秘密而引起強烈反響。這部作品1999年出版后,連續(xù)三次再版,并獲澳大利亞最高文學獎——邁爾斯·富蘭克林文學獎和西澳大利亞圖書獎。吉姆·斯科特生于1957年,1993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并發(fā)表詩歌、短篇小說多部。近年來,在澳在利亞文化委員會的資助下從事專業(yè)創(chuàng)作。這是一部小說化的家族史。澳大利亞土著人混血兒哈利,通過白人祖父厄尼的筆記和家族血緣圖譜發(fā)現(xiàn)白人種族主義者鼓吹的所謂"社會工程實驗",實際上白種男人借機發(fā)泄獸欲的幌子。無數(shù)土著婦女成為這一工程的犧牲品。一代又一代混血兒因其膚色深淺的不同,在社會上的地位雖各不相同,但無一能完全擺脫被奴役,甚至被侮辱的傳動。哈利通過對自己身世的追溯,揭露了以厄尼為代表的白人種族主義者企圖對土著人施行滅絕政策的陰謀,從中揭示了土著人因此而經受的至今鮮為人知、令人無法想象的苦難。小說以多場景多情節(jié)展開,通過對眾多人物經歷的敘述,為我們展開了一幅西澳土著人災難沉重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