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在讀者諸君眼前的這本書是一本頗有特色的西方文論選本。為了使大家能夠較好地理解全書和其中的每一個選段,筆者將首先論述本書的特點,然后再概略地勾勒西方文論的歷史線索,并把勾勒的重點放在讀者不太熟悉的20世紀60年代之后的所謂“后現代時期”。本書五編中每編都對文學及其背景提出了一些根本性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歸納如下:1 文學指向或者說對應于某些文本外的現實嗎?文學所追求的是什么類型的“真實”?2 作者或讀者的什么樣的心理過程可以對文學文本的生產作出貢獻?3 文本在何種程度上是“自主的”?文本的形式和結構特性是什么?一個文本的結構是確定的還是不確定的?4 文學是歷史的一部分嗎?我們能夠認識究竟是什么樣的社會、經濟、地理及其他歷史過程決定或制約著文學文本的生產嗎?5 文學首先是一種道德經驗的形式嗎?作者的道德觀念或意識形態(tài)(清晰的或無意識的)決定他們的創(chuàng)作本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