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描寫明末清初四大思想家之一、桐城文派先驅者、復社首領之一方以智{密之}由風流文士、思想家、科學家,最后成為一代高僧的人生歷程與命運軌跡。全書共18章、近五十萬字。 17世紀前后的明末清初,中國社會動蕩不安。桐城文子方以智與方氏家族集團在其家鄉(xiāng)白鹿山莊雖偏安一隅,但心憂天下,于是演繹了一部令人可歌可泣、可敬可佩的歷史與故事。首先是文學家的方以智,風流無比。他才氣橫溢,與侯方域、冒襄、陳貞慧并稱“金陵四公子”,與柳如是、董小宛、李香君、卞玉京等在秦淮河畔演繹了動人的才子佳人的佳話。主要作筆在方氏本人和柳如是、錢謙益的關系;與卞玉京的私情;為董小宛作媒,與冒襄的友情,以及媚香樓上演的恩怨故事;其次是科學家的方以智,他首倡西學東漸,在 “中國老了,要向西方討經”的思想指導下,寫出了中國第一部物理學著作《物理小識》,在中國科學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筆;再次是哲學家的方以智,他倡導“三教合一”,即將儒、道、釋融為一體,是十七世紀中國文化史上一個集大成的人物;第四是佛界高僧的方以智,他亦莊亦諧,主張僧俗合流。第五是政治家的方以智,他長袖善舞,以東林后嗣、復社著名首領的身分,在政壇上為拯救大明江山曾經不遺余力,在崇禎帝、弘光帝、永歷帝時期,都在朝廷中擔任重要官職,親身目睹了大明江山覆滅的悲情經歷。 本書結構宏大,故事流暢;文筆優(yōu)美,詞語洗練;既具文化品位、又有美學意味。是一部比較優(yōu)雅的新歷史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