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葉以來,西方媒體在經濟體制、經濟能力,以及與其他產業(yè)之間的關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從根本上動搖了大眾傳媒傳統(tǒng)的社會文化身份。作者以自己多年的從業(yè)經驗和專門的研究所得對美國媒體的壟斷進程做出了準確的預言,并對現代傳媒作為“獨立的聲音”的日益缺失,以及完整的社會圖景如何被主流媒體有意識地遮蔽作了警示性的批評和剖析。目前,國內的傳媒業(yè)正處于快速擴張時期,在跨媒體聯(lián)合、大集團組建的過程中,面臨著如何進行成功合并,如何科學管理運營,如何獲利,如何避免壟斷造成的負面影響等等問題,書中精彩的案例和詳實的數據,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為之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媒體壟斷》 第一版于1983年出版時,評論家們貝戈蒂克安的話“聳人聽聞”。從那時起,控制美國大多數報紙、雜志、廣播、電視、書籍、電影的公司數從50家減到10家再到6家。第六版新增有關互聯(lián)網和巨頭的預言,詳細描述了世紀進入21世紀之際的媒體狀況,并且對新媒體的社會意義做了全新的評價。 一本有史以來對新聞媒體提出最重要批評的家。《圣彼得堡時報》凱瑟林·富頓一本令人不安,但讓人信服的書。 《舊金山書評》凡頓·約翰遜這本書剝去了大眾傳媒的華麗外衣。這本書令人震驚,使人警醒,發(fā)人深思,催人行動。我愿將它推薦給生活在住處傳播時代的每一位讀者。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龔文庠本書利用較為豐富的資料分析了當代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社會愈演愈烈的媒體壟斷現象:大型公司以兼并、收購、合并等手段直接控制越來越多的媒體公司,或以投放廣告施加影響于更加大量的媒體公司,從而控制公眾信息、公眾輿論,并大量炮制“沖破一個又一個公共道德和價值底線”的大眾娛樂制品。作者對于西方媒體壟斷現象及其危害的剖析具有相當說服力。由于本書為西方學者所著,對我國文化界、輿論界來說,在理解“西方輿論自由問題”上,會更具有客觀借鑒意義。中國期刊協(xié)會會長 張伯海這是一部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的著作,描述了美國主要傳播媒介所發(fā)生的歷史性的變化:它們離俱的需求越來越遠,離公司的利益卻越來越近。《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布魯斯·曼紐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