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圖形圖像、多媒體、網頁制作視頻/音頻/流媒體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第二版)

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第二版)

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第二版)

定 價:¥24.00

作 者: 魯宏偉,汪厚祥主編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21世紀大學計算機系列教材
標 簽: 多媒體技術

ISBN: 9787121000690 出版時間: 2004-07-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6cm 頁數: 286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歷史、發(fā)展前景和基本原理,以及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組成,詳述了數字聲音、圖像和視頻處理中的關鍵技術;同時,對多媒體數據庫、多媒體文檔的組織與設計以及多媒體計算機網絡也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在此基礎上,本書對多媒體技術在網絡以及通信方面的典型應用:可視電話系統、視頻會議系統、IP電話和VOD系統以及多媒體消息業(yè)務等進行了扼要的介紹。本書既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課程的教材,也可以供從事多媒體應用研究與開發(fā)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前言在現代人的信息交流中,數字電話和網絡電話在個人交際中已占有一定的比例,與以往的電話、電報相比,經過量化的音頻數字信號更為準確;網絡傳真、電子郵件代替了郵政系統的書信往來,不但方便、迅捷,而且降低了成本;在容量大、易保存方面,以軟盤和光盤為載體的電子書刊和電子報紙顯示出很大的優(yōu)勢,一張68MB的CD光盤可存儲彩色圖像(64×48×256)18幅、存儲壓縮后的黑白圖像72幅,能容納7多卷中國大百科全書,而DVD光盤的存儲容量更大,可達17GB。以這樣的容量和體積,幾張薄薄的光盤便構成了一個小型圖書館,而且檢索起來既簡單又方便快捷,是印刷媒體望塵莫及的。除此之外,多媒體網絡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語音點播、影視點播、視頻會議系統和多媒體消息服務已成為多媒體網絡應用的熱門話題。目前,雖然已經有不少多媒體技術方面的參考書,但由于計算機技術超乎尋常的發(fā)展速度,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參考書中的一些內容已經顯得有些陳舊。作者近年來一直從事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研究并承擔研究生和本、??粕恼n程教學,編寫此書的目的是希望能使讀者在學習和掌握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的同時,對多媒體技術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計算機軟件水平考試最新考試大綱》中"多媒體技術"部分中的要求。本書是在第一版基礎上修訂完成的。在修訂過程中,部分章節(jié)由研究生魏凱同學提供了初稿,海軍工程大學汪厚祥教授也參與了部分章節(jié)的編寫和修訂工作。應該說明的是,多媒體計算機技術涉及領域之多、發(fā)展速度之快,盡管作者盡最大努力將這些最新的技術介紹給讀者,但限于作者的學識和能力,難免掛一漏萬,錯誤也在所難免。對于書中的錯誤和不當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作者參閱了大量的書籍和報刊,其中包括從互聯網上獲得的許多資料,而這些資料難以一一列舉出來,在此向所有這些資料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最后感謝所有對本書的寫作和出版提供幫助的人們。讀者在閱讀本書過程中如有反饋信息,請發(fā)郵件至unicode@phei.com.cn。編者24年5月于華中科技大學

作者簡介

暫缺《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第二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多媒體技術概述
1.1  多媒體技術的基本概念
1.1.1  媒體
1.1.2  多媒體
1.2  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歷史
1.3  多媒體技術
1.3.1  多媒體的軟件和硬件平臺
1.3.2  專用芯片
1.3.3  數據壓縮及編碼技術
1.3.4  多媒體同步
1.3.5  多媒體網絡與分布式處理技術
1.3.6  信息的組織與管理
1.3.7  多媒體數據存儲
1.3.8  虛擬現實技術
1.3.9  人機界面設計
1.3.10  高速多媒體通信技術
1.4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1.5  多媒體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相互促進
思考與練習
第2章  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2.1  概述
2.2  常用的I/O設備
2.2.1  輸入設備
2.2.2  輸出設備
2.2.3  通信設備
2.3  存儲設備及存儲技術
2.4  USB設備
2.4.1  USB的硬件結構
2.4.2  USB的軟件結構
2.4.3  USB的數據流傳輸
2.4.4  USB的應用
2.4.5  USB 2.0介紹
2.4.6  USB產品
2.5  數字攝像設備
2.5.1  CCD和CMOS
2.5.2  數字攝像頭
2.5.3  數碼相機
2.5.4  數字攝像機
思考與練習
第3章  數字圖像處理技術
3.1  信號處理的基本術語
3.1.1  采樣和量化
3.1.2  采樣長度的選擇與頻率分辨率
3.1.3  DFT和IDFT的定義
3.1.4  小波變換
3.2  圖像數據壓縮基礎
3.2.1  色彩的基本概念
3.2.2  彩色空間及其變換
3.2.3  圖像數據壓縮的可能性
3.3  圖像數據壓縮算法
3.3.1  信息熵編碼
3.3.2  詞典編碼
3.3.3  預測編碼
3.3.4  變換編碼
3.3.5  模型編碼
3.3.6  混合編碼
3.4  常用圖形、圖像文件
3.4.1  BMP文件格式
3.4.2  GIF文件格式
3.4.3  PNG文件格式
3.5  靜態(tài)圖像壓縮標準
3.5.1  JPEG
3.5.2  JPEG 2000
3.6  動態(tài)圖像壓縮標準
3.6.1  MPEG標準概述
3.6.2  MPEG-1標準
3.6.3  MPEG-2標準
3.6.4  MPEG-4標準
3.6.5  MPEG-7標準
3.6.6  MPEG-21標準
3.7  H.26x標準
3.7.1  H.261標準
3.7.2  H.263標準
3.7.3  H.264標準
思考與練習
第4章  音頻信號和聲卡
4.1  音頻編碼基礎
4.1.1  聲音信號的特點
4.1.2  音頻信號處理的方法
4.1.3  音頻文件的存儲格式
4.1.4  聲音質量的度量
4.2  音頻信號壓縮技術
4.2.1  脈沖編碼調制
4.2.2  增量調制
4.2.3  自適應脈沖編碼調制
4.2.4  差分脈沖編碼調制
4.2.5  自適應差分脈沖編碼調制
4.2.6  子帶編碼
4.3  音頻編碼標準
4.3.1  CCITT G系列聲音壓縮標準
4.3.2  MP3壓縮技術
4.3.3  MP3產品
4.3.4  樂器數字接口
4.4  聲卡的組成和工作原理
4.4.1  聲卡的發(fā)展歷史
4.4.2  聲卡的聲道
4.4.3  聲卡的功能
4.4.4  聲卡的工作原理
4.5  語音識別技術及應用
4.5.1  語音識別的發(fā)展歷史
4.5.2  語音識別技術
4.5.3  語音識別系統的類型
4.5.4  語音識別的應用
思考與練習
第5章  光盤存儲
5.1  光盤的發(fā)展歷史
5.2  CD盤片結構
5.3  CD-ROM盤制作過程
5.4  CD-ROM光盤與驅動器
5.4.1  CD-ROM標準
5.4.2  CD-ROM驅動器
5.5  DVD驅動器
5.5.1  DVD的物理特性
5.5.2  DVD視頻編碼技術
5.5.3  DVD音頻格式及編碼技術
5.5.4  DVD盤的生產過程
5.5.5  DVD播放機
5.5.6  DVD區(qū)碼
5.6  CD-RW驅動器
5.6.1  CD-R盤
5.6.2  CD-RW
5.6.3  COMBO驅動器
5.7  光驅應用技術
思考與練習
第6章  多媒體計算機軟件
6.1  多媒體軟件的分類
6.2  多媒體驅動程序
6.3  多媒體操作系統
6.3.1  Windows 9x/Me對多媒體的支持
6.3.2  Windows NT對多媒體的支持
6.3.3  Windows XP對多媒體的支持
6.3.4  Windows 2003對多媒體的支持
6.3.5  Linux對多媒體的支持
6.4  多媒體數據準備軟件
6.4.1  Windows 環(huán)境下聲音數據的采集
6.4.2  Windows環(huán)境下視頻數據的采集
6.5  多媒體創(chuàng)作工具
6.5.1  多媒體創(chuàng)作工具的評測標準
6.5.2  多媒體創(chuàng)作工具的分類
6.5.3  音頻處理軟件
6.5.4  圖形、圖像及動畫制作與編輯軟件
6.5.5  網上音、視頻文件制作
6.6  多媒體應用軟件
思考與練習
第7章  多媒體文檔的組織與設計
7.1  超文本和超媒體
7.1.1  超文本與超媒體概述
7.1.2  超文本系統的基本特征
7.2  超文本的發(fā)展歷史和典型的超文本系統
7.2.1  超文本的發(fā)展歷史
7.2.2  典型的超文本系統
7.3  超文本系統的用戶接口
7.4  HTML語言簡介
7.4.1  HTML發(fā)展歷史
7.4.2  HTML語言結構
7.4.3  HTML標簽和屬性
7.4.4  超鏈接
7.4.5  用HTML實現多媒體
7.5  設計超文本的工具
7.5.1  JavaScript
7.5.2  動態(tài)網頁設計
7.5.3  XML簡介
思考與練習
第8章  多媒體數據庫概述
8.1  多媒體數據的特點
8.2  多媒體數據庫的發(fā)展
8.3  多媒體數據庫的數據模型
8.4  多媒體數據庫檢索與查詢
8.4.1  查詢語言
8.4.2  全文檢索技術
8.4.3  萬維網文檔的全文檢索技術
8.4.4  基于內容的信息檢索
8.5  分布式多媒體數據庫系統
8.5.1  分布式多媒體數據庫系統的特點
8.5.2  分布式多媒體數據庫的實現途徑
8.6  結構化查詢語言
8.6.1  SQL簡介
8.6.2  SQL Server歷史
8.6.3  SQL Server 2000簡介
思考與練習
第9章  多媒體計算機網絡
9.1  多媒體網絡通信技術
9.1.1  多媒體通信網絡的基本結構和特點
9.1.2  計算機網絡概述
9.1.3  ATM技術
9.1.4  IPv6協議
9.1.5  ATM與IP
9.1.6  網絡接入技術
9.1.7  無線接入技術
9.2  分布式多媒體計算機系統
9.2.1  分布式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特征
9.2.2  分布式多媒體計算機系統服務模型
9.2.3  分布式多媒體系統的層次結構
9.2.4  計算機支持協作系統
9.2.5  網格
思考與練習
第10章  多媒體應用系統
10.1  可視電話系統
10.1.1  可視電話的發(fā)展現狀
10.1.2  可視電話系統的軟件實現
10.1.3  可視電話的關鍵因素
10.2  H.323視頻會議系統
10.2.1  H.323協議概述
10.2.2  H.323終端
10.2.3  H.323網關
10.2.4  H.323多點控制單元
10.2.5  H.323網守
10.3  IP電話
10.3.1  IP電話的概念
10.3.2  IP電話與PSTN電話的技術差別
10.3.3  IP電話的3種類型
10.3.4  IP電話標準
10.4  VOD系統
10.4.1  TVOD系統
10.4.2  NVOD系統
10.4.3  VOD系統的要求條件
10.4.4  VOD業(yè)務
10.5  多媒體消息業(yè)務
10.5.1  概述
10.5.2  多媒體消息服務系統的構成
10.5.3  多媒體消息業(yè)務分類
思考與練習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