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堅信,21世紀中國的稅法、稅制一定會進一步完善;我亦堅信,21世紀的中國人民一定會有更加強烈的依法納稅意識;我更堅信,21世紀的中國老百姓能夠獲得更多、更好的公共產品與服務。稅法學是經濟法學體系中十分重要的分支學科,它是以稅法和稅收法律現(xiàn)象為研究對象的法律科學。稅法是國家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調整稅收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按照法律的規(guī)定,向居民、非居民所作的強制、非罰、無償性課征,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主要方式。在近現(xiàn)代民主社會里,稅收與稅法的關系十分密切,稅收是稅法的實質內容,稅法是稅收的法律形式,是確保稅收征收管理規(guī)范、有序的制度保障?!坝卸惐赜蟹?,無法必無稅”、“稅收法定”越來越被奉為稅收工作的圭臬。在我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稅收體制的改革、稅收法制的建設和稅法學的研究也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特別在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稅法在規(guī)范稅收征納行為、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推動依法誠實納稅、確保國家財政收入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彰顯,稅收法律制度也漸趨成熟和完善。目前,稅法學是我國高等院校法學專業(yè)的主要課程之一,也是財經和管理類專業(yè)的重要課程,同時還是國家多種資格考試(如注冊稅務師、注冊會計師、注冊評估師、司法人員、會計職稱等)的必考內容。為幫助大家學習和掌握這一課程,筆者應中國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和中國人民大學網絡教育學院的邀請?zhí)鼐帉懕窘滩?,以幫助廣大學員系統(tǒng)學習、全面了解我國目前稅法的具體制度,掌握稅法學的基本原理,培養(yǎng)依法誠實納稅的意識,推進依法治稅的法治化進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本教材的內容包括稅法總論、流轉稅法、所得稅法、輔助稅法和程序稅法五大部分,具體又可分為稅法基本原理、增值稅法制度、消費稅法制度、營業(yè)稅法制度、關稅法律制度、企業(yè)所得稅法制度、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外國企業(yè)所得稅法制度、個人所得稅法制度、農業(yè)稅法制度、財產稅法制度、資源稅法制度、行為稅法制度、稅收征收管理法、稅收救濟法等14章。在每章內容中都包含有重點問題、案例、本章小結、關鍵概念、思考題等,以引導大家迅速、準確地把握本章的基本知識點。本教材在編寫方面,力求做到簡明、準確、實用,科學性、系統(tǒng)性與實用性的統(tǒng)一。廣大學員在閱讀本教材的過程中,也可以與有關稅法課程教學的網絡課件等教學手段、材料結合起來,這樣會更全面、系統(tǒng)、準確地掌握稅法學的基本知識和我國現(xiàn)行有效的具體稅收法律制度。在教材即將付梓之際,筆者要特別感謝我的研究生程家升、王祺、危薇、沈小旭、梁振軍、陳偉德、李景星、郭丁銘、潘楠等,他們對本教材的寫作尤其是相關網絡課件的制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沒有他們的協(xié)助,要在短時期內完成這樣繁巨的任務是不可能的。亦要感謝我的家人,沒有他們的理解與支持,這本教材也很難完成。又,在寫作本教材時,正值“非典”肆虐,在有關最新資料搜集方面頗為不易。加之成書倉促,個人水平有限,舛訛之處一定不少,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同時,本教材的寫作參考了許多國內同仁的研究成果與有關教材(詳見“參考文獻”),書中未能一一注明,在此謹表歉意并致謝忱。作者2003年12月于北京作者簡介:朱大旗,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經濟法學研究會理事,北京市金融與財稅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法學家》雜志編務主任,《財稅法論叢》編委,《北京社會科學年鑒》、《納稅人》雜志特約撰稿人,北京市“依法治市”講師團成員,北京市政府法制辦法制工作顧問等。研究方向:經濟法、財稅法、金融法。發(fā)表《論稅法的基本原則》、《關于完善個人所得稅法若干重大問題的法律思考》、《析論中央銀行獨立性的法律確認與實現(xiàn)》、《論利率市場化的法律意蘊》等論文30多篇。出版書籍約20部,主要有:《金融法》、《稅法》、《公司法釋義》、《合同違約賠償》、《消費者權益保護與賠償》、《經濟法》、《稅法》、《金融法》等。1999年9月被授予“北京市優(yōu)秀中青年法學家”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