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在本書中的編譯文,反映了20世紀80年代音樂人類學全球文化視野研究的部分狀況,如音樂變遷研究,比較音樂研究,音樂美學研究等。這里收錄的編譯文大致可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著重研究音樂文化的世界性變遷。第二部分,我們可以看到從比較音樂學到音樂民族學、再到音樂人類學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人類對其音樂的認識和理解在廣度和深度方面的不斷擴展。第三部分,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不同于西方音樂美學體系的音樂文化美學表述,非洲的,亞洲的音樂文化美學對音樂美學基本原理的重新認識,以及對各種文化音樂美學的共性和特殊性的理解與認識,為世界音樂的美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第四部分,我們可以從《音樂學的性質》、《音樂學的方法》、《西方各國的音樂學傳統(tǒng)》了解西方音樂學領域的研究,可以此對照音樂人類學在學科性質、方法以及視野相對于音樂學學科的發(fā)展。第五部分,我們可以看到西方專業(yè)音樂創(chuàng)作在其直線邏輯發(fā)展中所遇到的困境,這也反遇了后工業(yè)文化時期以西方為主流的音樂文化與創(chuàng)新實驗音樂在認識上的矛盾傾向,以及創(chuàng)新實驗音樂的東方化傾向。第六部分,我們可以看到音樂人類學理念對國際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發(fā)展的歷史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