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實用軟件體系結構

實用軟件體系結構

實用軟件體系結構

定 價:¥55.00

作 者: (美)Christine Hofmeister等著;王千祥等譯;王千祥譯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軟件工程叢書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21001703 出版時間: 2004-09-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4cm 頁數: 379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是設計、描述和應用軟件體系結構的實用指南。全書從工業(yè)界對軟件體系結構的研究講起,以西門子公司為例,講述實踐者如何定義軟件體系結構,他們試圖解決什么問題,他們?yōu)槭裁匆约叭绾芜x擇特定的體系結構解決方案。全書選用統(tǒng)一建模語言(UML)和圖表來描述軟件體系結構。本書的作者長期在西門子公司從事軟件體系結構的設計工作,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書中的個案分析切中要害,是不可多得的資料。本書適合系統(tǒng)架構師、軟件項目經理、軟件開發(fā)人員閱讀和在工作中參考。

作者簡介

  ChristineHofmeister、RobertNord和DilipSoni均為西門子公司的科學家。ChristineHofmeister博士是西門子公司研究院的項目經理。自從加入西門子公司以后,Hofmeister在軟件體系結構設計和工業(yè)應用兩方面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

圖書目錄

第1部分 軟件體系結構
第1章 緒論
1.1 不同語境中的軟件體系結構
1.1.1 作為設計規(guī)劃的軟件體系結構
1.1.2 作為抽象的軟件體系結構
1.1.3 軟件體系結構術語
1.2 4種視圖是從哪里來的
1.2.1 視圖間的松散連接
1.2.2 不同視圖強調的不同工程關注點
1.3 使用4種視圖
1.4 表示法
補充閱讀
第2部分 設計、描述和使用軟件體系結構
第2章 IS2000:高級成像解決方案
2.1 系統(tǒng)概述
2.2 產品特點
2.3 系統(tǒng)交互
2.4 IS2000的未來
第3章 全局分析
3.1 全局分析概述
3.1.1 分析因素
3.1.2 制訂策略
3.2 分析組織因素
3.3 開始制訂策略
3.4 分析技術因素
3.5 繼續(xù)制訂策略
3.6 分析產品因素
3.7 繼續(xù)制訂策略
3.8 全局分析總結
補充閱讀
第4章 概念體系結構視圖
4.1 概念體系結構視圖的設計活動
4.1.1 全局分析
4.1.2 核心設計任務
4.1.3 最終設計任務:資源預算
4.2 IS2000的概念體系結構視圖設計
4.2.1 全局分析
4.2.2 核心設計任務:構件、連接子及配置
4.2.3 最終設計任務:資源預算
4.2.4 IS2000概念視圖的設計總結
4.3 概念體系結構視圖的總結
4.3.1 可追蹤性
4.3.2 概念體系結構視圖的應用
補充閱讀
第5章 模塊體系結構視圖
5.1 模塊體系結構視圖的設計活動
5.1.1 全局分析
5.1.2 核心設計任務
5.1.3 最終設計任務:接口設計
5.2 IS2000模塊體系結構視圖的設計
5.2.1 全局分析
5.2.2 核心設計任務:模塊化和分層
5.2.3 最終設計任務:接口設計
5.2.4 IS2000模塊視圖的設計總結
5.3 模塊體系結構視圖總結
5.3.1 可追蹤性
5.3.2 模塊體系結構視圖的應用
補充閱讀
第6章 執(zhí)行體系結構視圖
6.1 執(zhí)行體系結構視圖的設計活動
6.1.1 全局分析
6.1.2 核心設計任務
6.1.3 最終設計任務:資源分配
6.2 IS2000執(zhí)行體系結構視圖的設計
6.2.1 全局分析
6.2.2 核心設計任務:運行時間實體、通信路徑和配置
6.2.3 最終設計任務:資源分配
6.2.4 IS2000執(zhí)行視圖的設計總結
6.3 執(zhí)行體系結構視圖的總結
6.3.1 可追蹤性
6.3.2 執(zhí)行體系結構視圖的應用
補充閱讀
第7章 代碼體系結構視圖
7.1 代碼體系結構視圖的設計活動
7.1.1 全局分析
7.1.2 核心設計任務
7.1.3 最終設計任務
7.2 IS2000的代碼體系結構視圖的設計
7.2.1 全局分析
7.2.2 核心設計任務:源代碼構件、中間構件和部署構件
7.2.3 最終設計任務:構造過程和配置管理
7.2.4 IS2000代碼體系結構視圖的設計概述
7.3 代碼體系結構視圖的總結
7.3.1 可追蹤性
7.3.2 代碼體系結構視圖的應用
補充閱讀
第3部分 軟件體系結構的最佳實踐
第8章 安全視境
8.1 全局分析
8.1.1 分析產品因素
8.1.2 分析技術因素
8.1.3 分析組織因素
8.1.4 開發(fā)策略
8.2 概念體系結構視圖
8.2.1 軟件規(guī)約中的構件
8.2.2 軟件規(guī)約中的連接子
8.2.3 概念配置
8.2.4 資源預算
8.3 模塊體系結構視圖
8.3.1 應用軟件層
8.3.2 平臺軟件層
8.4 執(zhí)行體系結構視圖
8.4.1 處理器
8.4.2 通信路徑
8.4.3 執(zhí)行配置
8.5 代碼體系結構視圖
8.6 軟件體系結構的應用
8.6.1 項目的軟件過程
8.6.2 項目測試
8.7 總結
第9章 健康視境
9.1 全局分析
9.1.1 分析產品因素
9.1.2 分析技術因素
9.1.3 分析組織因素
9.1.4 開發(fā)策略
9.2 概念體系結構視圖
9.3 模塊體系結構視圖
9.3.1 應用軟件分解
9.3.2 平臺軟件的分解
9.3.3 層次結構
9.3.4 錯誤日志
9.4 執(zhí)行體系結構視圖
9.4.1 定義運行時實體
9.4.2 通信通道
9.4.3 概念視圖和模塊視圖回顧
9.4.4 執(zhí)行配置
9.5 代碼體系結構視圖
9.5.1 開發(fā)環(huán)境
9.5.2 配置管理和構造策略
9.6 軟件體系結構的用途
9.6.1 評估
9.6.2 進度規(guī)劃
9.6.3 實現(xiàn)
9.6.4 需求追蹤
9.7 總結
9.7.1 軟件體系結構概念
9.7.2 經驗
第10章 中心視境
10.1 全局分析
10.1.1 分析產品因素
10.1.2 分析技術因素
10.1.3 分析組織因素
10.1.4 開發(fā)策略
10.2 概念體系結構視圖
10.3 模塊體系結構視圖
10.3.1 分解和分層
10.3.2 分解
10.4 執(zhí)行體系結構視圖
10.4.1 定義運行時實體
10.4.2 定義通信路徑
10.4.3 定義執(zhí)行配置
10.4.4 資源配置
10.5 代碼體系結構視圖
10.5.1 核心設計任務
10.5.2 構造過程和配置管理
10.6 軟件體系結構的使用
10.7 總結
10.7.1 軟件體系結構概念
10.7.2 經驗
第11章 通信視境
11.1 全局分析
11.1.1 分析產品因素
11.1.2 分析技術因素
11.1.3 分析組織因素
11.1.4 開發(fā)策略
11.2 概念體系結構視圖
11.3 模塊體系結構視圖
11.3.1 分解
11.3.2 SPU接口和SPU之間的相互依賴
11.3.3 分層結構或shell模型
11.4 執(zhí)行體系結構視圖
11.4.1 定義執(zhí)行體和配置文件
11.4.2 通信
11.4.3 恢復組耐恢復時通信
11.4.4 資源分配
11.5 代碼體系結構視圖
11.5.1 源代碼構件
11.5.2 中間構件
11.5.3 配置管理
11.6 軟件體系結構的用途
11.6.1 模擬和代碼生成
11.6.2 軟件開發(fā)的高生產率
11.6.3 Shell的層進開發(fā)檢查
11.6.4 體系結構控制過程
11.7 總結
11.7.1 軟件體系結構概念
11.7.2 經驗
第4部分 軟件體系結構規(guī)劃未來
第12章 軟件架構師的角色
12.1 創(chuàng)建前景
12.2 架構師是關鍵技術顧問
12.3 架構師做決策
12.4 架構師指導
12.5 架構師協(xié)調
12.6 架構師實現(xiàn)
12.7 架構師倡導
12.8 把軟件體系結構當做一項事業(yè)
附錄A 4視圖快速參考
術語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