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生物科學組織-生物材料相互作用導論

組織-生物材料相互作用導論

組織-生物材料相互作用導論

定 價:¥28.00

作 者: (美)K.C.迪伊(Kay C.Dee)等編著;黃楠譯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生命科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2561659 出版時間: 2005-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0cm 頁數(shù): 25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組織與人工材料的相互作用認為是人體病變或創(chuàng)作的組織器官替代的核心問題。髖替換植入體、牙植入體、起搏器導線、心血管移植物、心臟瓣膜及透析裝置等在微觀的、組織水平的反應,都決定著這些裝置成功或失敗。《組織-生物材料相互作用導論》的目的是使大學生讀者熟悉這一復雜且極為重要的基礎生物學過程。本書第一章到第二章闡述了在組織-植入體界面的分子不平的現(xiàn)象細切,而第四章到第十章揭示了這些現(xiàn)象對選擇的材料在生物學及生理學方面的影響結果。全書強調人體的創(chuàng)作愈合響應的重要性。關鍵問題如下:生物材料的結構和性能,蛋白質,蛋白質-表面相互作用,血液-生物材料相互作用,炎癥和感染,免疫系統(tǒng),生物材料對植入的響應,生物材料表面工程,內膜增生和骨整合作為組織-生物材料相互作用的實例。本書還是出也人體與生物材料、人體與植入體中的活細胞、細胞與生物材料三種相關界面的重要概念,這對于在植入體中包含有活細胞的組織工程產品具有重要意義。本書內容為生物醫(yī)學工程方面一學期的課程,組織-生物材料的相互作用導論為了解今天和明天的生物醫(yī)學植入裝置提供了基礎。

作者簡介

暫缺《組織-生物材料相互作用導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引言1 1 生物材料5
11 引言5 111 定義5
12 金屬生物材料6 121 結構與性質關系的基本理論7 122 腐蝕8 123 力學性質9
13 陶瓷和玻璃生物材料10 131 結構與性質關系的基本理論11 132 降解11 133 力學性質11
14 聚合物生物材料12 141 結構與性質關系的基本理論13 142 降解13 143 力學性質14
15 生物醫(yī)用材料的選擇15
16 用于可植入器械的生物材料:現(xiàn)在和將來的發(fā)展方向16
17 總結16
18 參考書目/建議讀物17
19 測驗題17
110 學習問題18 2 蛋白質19
21 引言19
22 一級結構19
23 二級結構25
24 三級結構30
25 四級結構31
26 構象的重要性32
27 實例34 271 膠原34 272 彈性蛋白37 273 纖連蛋白37 274 纖維蛋白原41
28 總結42
29 參考書目/建議讀物42
210 測驗題43
211 學習問題/發(fā)現(xiàn)活動43 3 蛋白質-表面相互作用44
31 引言44
32 重要的蛋白質和材料的表面性能44 321 蛋白質的性能45 322 材料表面性能48
33 吸附與脫附49
34 構象的變化53
35 多元溶液55 351 實例--血液-表面相互作用56
36 總結60
37 參考書目/建議讀物60
38 測驗題61
39 學習問題/發(fā)現(xiàn)活動61 4 血液-生物材料相互作用和凝血63
41 引言63
42 血細胞的來源:骨髓和干細胞63
43 紅血細胞66 431 形成和功能66 432 變形和血液流動70
44 血小板76 441 形成和功能76 442 血小板聚集和凝血過程78
45 凝血級聯(lián)過程88 451 機理88 452 控制點92
46 抗凝劑和纖維蛋白溶解93
47 生物材料、裝置及其血栓形成95
48 總結99
49 參考書目/建議讀物100
410 學習問題101
411 發(fā)現(xiàn)活動102 5 炎癥與感染103
51 引言103
52 歷史觀察:炎癥與感染103
53 非淋巴白細胞104
54 炎癥和白細胞的功能110 541 趨化作用和細胞遷移110 542 吞噬作用112 543 白細胞滲出116
55 基本信號的生理學解釋117
56 感染119
57 總結121
58 參考文獻122
59 參考書目/建議讀物122
510 學習問題123
511 發(fā)現(xiàn)活動123 6 免疫系統(tǒng)和炎癥125
61 引言125
62 淋巴細胞126
63 免疫原、抗原和抗體127
64 細胞介導免疫131 641 T細胞亞群和功能131 642 呈遞抗原細胞133
65 體液免疫134 651 B細胞亞群和功能134 652 補體系統(tǒng)136
66 特異性的產生138 661 克隆選擇理論138 662“自身的”及“非自身的”138
67 總結141
68 參考書目/建議讀物143
69 學習問題144
610 發(fā)現(xiàn)活動144 7 創(chuàng)傷愈合146
71 引言146
72 組織146
73 成人血管結締組織創(chuàng)傷愈合的生物學148 731 止血和炎癥的相關觀點148 732 增生和修復階段150 733 重塑階段156 734 瘢痕組織157 735 時間方面157 736 影響創(chuàng)傷愈合結果的因素158 737 創(chuàng)傷愈合組織的例子:皮膚158
74 慢性不愈合性創(chuàng)傷159
75 成人植入物周圍的創(chuàng)傷愈合159
76 關于植入物周圍創(chuàng)傷愈合的復雜性164
77 結束語167
78 總結167
79 參考書目/建議讀物168
710 測驗題169
711 學習問題169 8 生物材料表面和生理環(huán)境171
81 引言171
82 表面表征的方法171 821 接觸角分析172 822 X射線光電子譜(XPS) 173 823 傅里葉變換紅外(FTIR)光譜176 824 二次離子質譜(SIMS) 178 825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 181 826 原子力顯微鏡(AFM)184
83 在傷口愈合過程中的表面反應186 831 蛋白質污染187 832 降解和溶解187 833 鈣化190
84 生物材料表面工程191 841 表面形態(tài)改性191 842 物理化學改性191 843 生物改性194
85 總結197
86 參考書目/建議讀物197
87 測驗題197
88 學習問題/發(fā)現(xiàn)活動198 9 生物相容性199
91 引言199 911 生物材料和合成材料的區(qū)別199
92 評價生物相容性的前提條件200
93 測試和評價生物相容性的方法201 931 體外試驗201 932 動物模型203 933 臨床試驗206
94 生物相容性定義208
95 結論209
96 總結209
97 參考書目/建議讀物210
98 測驗題211
99 學習問題211 10 實例213
例1開通閉塞的血管:血管移植,過度增生213
例2關節(jié)和牙齒的替換219 測驗題答案227 術語詮釋235 索引249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