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材中職中專教材現代通信網

現代通信網

現代通信網

定 價:¥29.00

作 者: 王承恕編著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教材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21005497 出版時間: 2005-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6cm 頁數: 357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通信網的最基本理論和技術,主要包括通信網的基本概念、功能和網絡體系結構,網內業(yè)務分析,各種交換技術、網絡安全、多址通信方式以及計算機通信網和互聯網、移動通信網、衛(wèi)星通信網、光通信網、城域網、廣電網等。本書適合于從事通信工程的技術人員及大專院校相關專業(yè)的師生閱讀和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現代通信網》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總論
 1.1 通信網的組成. 功能和網絡體系結構
 1.1.1 通信網概念及其發(fā)展過程
 1.1.2 通信網的組成和功能
 1.1.3 通信網的網絡體系結構
 1.2 網內通信業(yè)務分析
 1.2.1 通信業(yè)務量理論
 1.2.2 排隊論概論及網內通信業(yè)務分析
 1.2.3 M/M/1排隊模型(等待系統(tǒng))
 1.2.4 網內業(yè)務量性能指標
 1.2.5 立接制交換線群
 1.2.6 緩接制交換線群
 1.2.7 提高系統(tǒng)效率措施
 1.3 路由選擇. 流量分配與控制
 1.3.1 路由選擇
 1.3.2 注量分配與控制
 1.4 多址接入
 1.4.1 概述
 1.4.2 固定分配方案
 1.4.3 隨機接入技術
 1.4.4 集中式接需分配
 1.4.5 分布式按需分配
 1.4.6 混合方案
 1.4.7 接入網概念
 第2章 交換
 2.1 引言
 2.2 電路交換
 2.2.1 電路交換系統(tǒng)組成
 2.2.2 電路交換工作過程
 2.3 分組交換
 2.3.1 數據交換方式
 2.3.2 分組交換原理
 2.3.3 分組交換網
 2.3.4 虛電路模型
 2.3.5 分組交換網中的流量控制問題
 2.4 寬帶交換
 2.5 幀中繼(FR)
 2.6 交換多兆比特數據業(yè)務(SMDS)
 2.7 快速分組交換
 2.7.1 Banyan基結構
 2.7.2 不相交路徑拓撲圖交換結構
 2.8 ATM
 2.8.1 信元結構
 2.8.2 B-ISDN的分層結構
 2.8.3 B-ISDN用戶-網絡接口
 2.8.4 ATM傳輸原理
 2.8.5 ATM交換原理
 2.8.6 ATM網組成
 2.9 IP over ATM技術和IP over SDH技術
 2.9.1 IP over ATM
 2.9.2 IP over SDH
 2.9.3 IP over ATM與IP over SDH比較
 2.10 軟交換
 2.10.1 概述
 2.10.2 軟交換概念
 2.10.3 軟交換網絡體系結構
 2.10.4 會話控制協議(SIP)
 2.10.5 軟交換網絡的路由設計
 2.10.6 基于軟交換的網絡發(fā)展所面臨的挑戰(zhàn)和軟交換的未來
 第3章 網絡安全
 3.1 接入控制
 3.2 客戶/服務器網絡安全
 3.2.1 客房/服務器網絡
 3.2.2 程序接口
 3.2.3 簡單聯機
 3.2.4 工作站安全
 3.3 防火墻
 3.3.1 防火墻基本概念
 3.3.2 防火墻構成
 3.3.3 防火墻的安全級
 3.3.4 防火墻的分類
 3.3.5 防火墻位置的設置
 3.4 入侵審計. 追蹤及檢測技術
 3.4.1 審計. 追蹤
 3.4.2 入侵檢測
 3.4.3 分布式入侵檢測
 3.5 網絡病毒與防治
 3.6 可信賴網絡系統(tǒng)
 3.7 網絡加密與密鑰管理
 3.8 網絡安全的多層防護
 3.9 安全管理技術簡介
 第4章 計算機通信網和互聯網
 4.1 計算機通信網概述
 4.2 局域網(LAN)
 4.2.1 局域網拓撲結構
 4.2.2 局域網參考模型
 4.2.3 IEEE 802.2邏輯鏈路控制
 4.2.4 光纖分布數據接口(FDDI)
 4.2.5 IEEE 802.3標準和以太網
 4.2.6 IEEE 802.5標準和令牌環(huán)網
 4.2.7 IEEE 802.4標準和令牌總線網
 4.2.8 無線局域網(WLAN)--下一代無線接入網
 4.3 互聯網(Internet)
 4.3.1 引言
 4.3.2 信息高速公路
 4.3.3 Internet
 4.3.4 下一代Internet--IPv6互聯網
 第5章 移動通信網
 5.1 概述
 5.2 蜂窩移動通信網
 5.2.1 綜述
 5.2.2 模擬蜂窩移動通信網--第一代蜂窩系統(tǒng)(1G)
 5.2.3 模擬蜂窩移動通信網(2G)
 5.2.4 GPRS/WAP(2.5G)
 5.2.5 寬帶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第三代蜂窩系統(tǒng)(3G)
 5.3 下一代無線蜂窩網
 5.3.1 概述
 5.3.2 正交頻分復用(OFDM)
 第6章 衛(wèi)星通信網
 6.1 引言
 6.2 FDMA衛(wèi)星通信網
 6.3 TDMA衛(wèi)星通信網
 6.4 SDMA衛(wèi)星通信網
 6.5 分組通信衛(wèi)星通信網
 6.6 VSAT網
 6.6.1 VSAT概述
 6.6.2 第一代VSAT網
 6.6.3 第二代VSAT網
 6.6.4 VSAT網的發(fā)展
 6.7 移動業(yè)務衛(wèi)星通信網(MSSN)
 6.7.1 引言
 6.7.2 陸地移動業(yè)務衛(wèi)星通信系統(tǒng)
 6.8 CDMA移動業(yè)務衛(wèi)星通信系統(tǒng)
 6.8.1 全球衛(wèi)星系統(tǒng)(Globalstar System)
 6.8.2 漫游系統(tǒng)(Odyssey System)
 6.9 中國衛(wèi)星通信網
 6.10 衛(wèi)星IP--下一代無線接入網
 6.10.1 基于衛(wèi)星的Internet簡介
 6.10.2 衛(wèi)星通信在Internet中的應用
 6.10.3 多址接入控制(MAC)
 6.10.4 衛(wèi)星TCP/IP協議
 6.10.5 衛(wèi)星Internet架構
 6.10.6 評定
 第7章 光通信網
 7.1 本代有線電通信網--電纜/光纜通信網
 7.1.1 引言
 7.1.2 光纖通信關鍵技術
 7.1.3 從WDM向OTN的演進
 7.2 下一代有線電通信網--光通信網絡
 7.2.1 光傳送網(OTN)
 7.2.2 全光傳送網(AOTN)
 7.2.3 光路交換光網絡
 7.2.4 光互聯網--光Internet
 7.2.5 光網絡的生存性
 7.2.6 全光網
 第8章 城域網(MAN)
 8.1 概述
 8.1.1 引言
 8.1.2 城域網的定義
 8.1.3 構建城域網的基本技術
 8.1.4 寬帶IP網絡技術的三個發(fā)展階段
 8.1.5 IP網與光網絡整合
 8.1.6 PoS與以太網自愈技術
 8.2 城域網結構
 8.3 城域網技術
 8.3.1 IP城域網技術
 8.3.2 城域以太網技術
 8.3.3 光城域網技術
 8.4 光以太城域網
 8.4.1 光以太城域網概念
 8.4.2 光以太城域網業(yè)務
 8.5 QoS
 8.5.1 QoS的分層實現
 8.5.2 IP語音時延
 8.6 城域網發(fā)展趨勢
 第9章 廣播電視網
 9.1 有線電視網(CATV)
 9.2 光纖同軸混合電視網(HFC)
 9.2.1 HFC網的頻譜分配
 9.2.2 HFC的網絡結構
 9.2.3 HFC網協議
 9.3 CATV網的將來
 附錄 書中主要縮寫英文通信網絡詞匯詞義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