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的基本概念
1.?1??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
1.?1.?1??計算機系統(tǒng)層次結構
1.?1.?2??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定義
1.?1.?3??計算機組成與實現
1.?1.?4??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的分類
1.?2??計算機系統(tǒng)設計技術
1.?2.?1??計算機系統(tǒng)設計的定量原理
1.?2.?2??計算機系統(tǒng)設計者的主要任務
1.?2.?3??計算機系統(tǒng)設計的主要方法
1.?3??系統(tǒng)結構的評價標準
1.?3.?1??性能
1.?3.?2??成本
1.?4??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的發(fā)展
1.?4.?1??馮·諾依曼結構
1.?4.?2??軟件對系統(tǒng)結構的影響
1.?4.?3??價格對系統(tǒng)結構的影響
1.?4.?4??應用對系統(tǒng)結構的影響
1.?4.?5??VLSI對系統(tǒng)結構的影響
1.?4.?6??技術的發(fā)展對價格的影響
1.?4.?7??算法和系統(tǒng)結構
習題一
第二章??指令系統(tǒng)
2.?1??數據表示
2.?1.?1??數據表示與數據類型
2.?1.?2??浮點數據表示
2.?1.?3??浮點數尾數基值的選擇
2.?1.?4??浮點數格式的設計
2.?1.?5??自定義數據表示
2.?2??尋址技術
2.?2.?1??編址單位
2.?2.?2??零地址空間個數
2.?2.?3??尋址方式
2.?2.?4??間接尋址與變址尋址
2.?3??指令格式的優(yōu)化設計
2.?3.?1??指令的組成
2.?3.?2??Huffman編碼法
2.?3.?3??擴展編碼法
2.?3.?4??縮短地址碼長度的方法
2.?3.?5??指令格式設計舉例
2.?4??指令系統(tǒng)的功能設計
2.?4.?1??指令系統(tǒng)的完整性
2.?4.?2??指令系統(tǒng)的性能
2.?4.?3??復雜指令系統(tǒng)
2.?5??精簡指令系統(tǒng)(RISC)
2.?5.?1??從CISC到RISC
2.?5.?2??RISC的定義與特點
2.?5.?3??減少指令平均執(zhí)行周期數(CPI)是RISC思想的精華
2.?5.?4??RISC的關鍵技術
2.?5.?5??RISC優(yōu)化編譯技術
習題二
第三章??存儲系統(tǒng)
3.?1??存儲系統(tǒng)原理
3.?1.?1??存儲系統(tǒng)的定義
3.?1.?2??存儲器的層次結構
3.?1.?3??頻帶平衡
3.?1.?4??并行訪問存儲器
3.?1.?5??交叉訪問存儲器
3.?2??虛擬存儲器
3.?2.?1??虛擬存儲器工作原理
3.?2.?2??地址的映象與變換
3.?2.?3??段式虛擬存儲器
3.?2.?4??頁式虛擬存儲器
3.?2.?5??段頁式虛擬存儲器
3.?2.?6??加快內部地址變換的方法
3.?2.?7??頁面替換算法
3.?2.?8??提高主存命中率的方法
3.?3??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
3.?3.?1??基本工作原理
3.?3.?2??地址映象與變換方法
3.?3.?3??Cache替換算法及其實現
3.?3.?4??Cache系統(tǒng)的加速比
3.?3.?5??Cache的一致性問題
3.?3.?6??Cache的預取算法
3.?4??三級存儲系統(tǒng)
3.?4.?1??存儲系統(tǒng)的組織方式
3.?4.?2??虛擬地址Cache
3.?4.?3??全Cache技術
習題三
第四章??輸入輸出系統(tǒng)
4.?1??輸入輸出原理
4.?1.?1??輸入輸出系統(tǒng)的特點
4.?1.?2??基本輸入輸出方式
4.?2??中斷系統(tǒng)
4.?2.?1??中斷系統(tǒng)的軟硬件功能分配
4.?2.?2??中斷屏蔽
4.?3通道處理機
4.?3.?1??通道的作用和功能
4.?3.?2??通道的工作過程
4.?3.?3??通道種類
4.?3.?4??通道中的數據傳送過程
4.?3.?5??通道的流量分析
4.?4??輸入輸出處理機
4.?4.?1??輸入輸出處理機的作用
4.?4.?2??輸入輸出處理機的種類
4.?4.?3??輸入輸出處理機的特點
習題四
第五章??標量處理機
5.?1??流水線技術
5.?1.?1??指令的重疊執(zhí)行
5.?1.?2??流水線的表示方法
5.?1.?3??流水線的特點
5.?1.?4??流水線的性能分析
5.?1.?5??流水線最佳段數的選擇
5.?1.?6??非線性流水線的調度技術
5.?1.?7??非線性流水線的優(yōu)化調度方法
5.?2??相關性分析技術
5.?2.?1??數據相關
5.?2.?2??控制相關
5.?2.?3??條件分支對流水線的影響
5.?2.?4??靜態(tài)分支預測技術
5.?2.?5??動態(tài)分支預測技術
5.?2.?6??提前形成條件碼
5.?2.?7??精確斷點與不精確斷點
5.?3??動態(tài)調度技術
5.?3.?1??順序流動與亂序流動
5.?3.?2??亂序流動方式中的數據相關
5.?3.?3??數據重定向
5.?3.?4??Tomasulo動態(tài)指令調度方法
5.?4??超標量處理機
5.?4.?1??基本結構
5.?4.?2??單發(fā)射與多發(fā)射
5.?4.?3??多流水線調度
5.?4.?4??資源沖突
5.?4.?5??超標量處理機性能
5.?5??超流水線處理機
5.?5.?1??指令執(zhí)行時序
5.?5.?2??典型處理機結構
5.?5.?3??超流水線處理機性能
5.?6??超標量超流水線處理機
5.?6.?1??指令執(zhí)行時序
5.?6.?2??典型處理機結構
5.?6.?3??超標量超流水線處理機性能
習題五
第六章??向量處理機
6.?1??向量處理的基本概念
6.?1.?1??什么是向量處理
6.?1.?2??向量處理方式
6.?2??向量處理機的結構
6.?2.?1??存儲器-存儲器結構
6.?2.?2??寄存器-寄存器結構
6.?3??提高向量處理機性能的方法
6.?3.?1??向量處理機系統(tǒng)結構的設計目標
6.?3.?2??提高向量處理機性能的常用技術
6.?4??向量處理機實例
6.?4.?1??向量處理機的歷史與現狀
6.?4.?2??Cray?Y-MP,?C-90
6.?4.?3??Fujitsu?VP2000和VPP500
6.?4.?4??向量協(xié)處理器
6.?5??向量處理機的性能評價
習題六
第七章??互連網絡
7.?1??互連網絡的基本概念
7.?1.?1??互連網絡的作用
7.?1.?2??互連函數
7.?1.?3??互連網絡的特性和傳輸的性能參數
7.?1.?4??互連網絡的種類
7.?2??消息傳遞機制
7.?2.?1??消息尋徑方式
7.?2.?2??死鎖和虛擬通道
7.?2.?3??流控制策略
7.?2.?4??選播和廣播尋徑算法
習題七
第八章??并行處理機和多處理機
8.?1??并行處理機結構和實例
8.?1.?1??并行處理計算機模型
8.?1.?2??并行處理機的基本結構
8.?1.?3??并行處理機的特點
8.?1.?4??并行處理機實例
8.?2??多處理機結構和實例
8.?2.?1??多處理機結構
8.?2.?2??多處理機系統(tǒng)的特點
8.?2.?3??多處理機性能模型
8.?2.?4??多處理機的Cache一致性
8.?2.?5??多處理機實例
習題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