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論
(1)0.1 銀行、資本市場與金融體系——關于選題
(1) 0.1.1 金融體系演進中的銀行與資本市場——全球視野的回顧與思考
(1) 0.1.2 銀行、資本市場與我國金融體系的重構——理論與現實的“矛盾與無奈”
(7) 0.1.3 資本市場的發(fā)展與我國儲蓄-投資轉化機制的創(chuàng)新與深化
(9)0.2 研究現狀
(11) 0.2.1 國外研究狀況
(11) 0.2.2 國內研究狀況
(12)0.3 研究對象與研究視角
(14) 0.3.1 研究對象
(14) 0.3.2 研究視角選擇的一個說明
(15)0.4 研究框架與主要內容
(16) 0.4.1 研究框架
(16) 0.4.2 主要內容
(16)第1章儲蓄-投資轉化機制的變遷與金融發(fā)展
(22)1.1 經濟運行中的儲蓄-投資轉化
(23) 1.1.1 儲蓄-投資轉化的一般經濟分析
(23) 1.1.2 儲蓄-投資轉化中的內生經濟制約因素
(30) 1.1.3 經濟運行中的儲蓄-投資轉化機制
(34)1.2 金融、金融發(fā)展與儲蓄-投資轉化機制的變遷
(38) 1.2.1 現代經濟中的金融體系——功能視角的簡單考察與評述
(39) 1.2.2 金融與儲蓄-投資轉化:理論的歷史演變
(42) 1.2.3 儲蓄-投資轉化的變遷與金融發(fā)展:三個歷史階段
(46)第2章資本市場與儲蓄-投資轉化:宏觀視角
(53)2.1 金融體系中的資本市場:歷史與現狀
(54) 2.1.1 金融發(fā)展中的資本市場:歷史變遷
(54) 2.1.2 全球視野內的資本市場發(fā)展現狀:一個全景式國別分類考察
(63)2.2 資本市場與儲蓄-投資轉化:渠道及其變遷
(71) 2.2.1 儲蓄-投資轉化中的資本市場渠道:機理分析
(72) 2.2.2 儲蓄-投資中基于資本市場轉化渠道變遷的理論分析
(76)2.3 資本市場發(fā)展中的轉化渠道創(chuàng)新:資產證券化
(79) 2.3.1 資產證券化及其基本形式
(80) 2.3.2 資產證券化的興起及其對儲蓄-投資轉化渠道的沖擊
(83) 2.3.3 資產證券化的局限及其未來
(86)2.4 儲蓄-投資轉化中的資本市場:跨國實證
(87) 2.4.1 資本市場與居民金融資產結構及其演變
(87) 2.4.2 資本市場與企業(yè)融資:現狀分析
(91) 2.4.3 資本市場與企業(yè)融資:一個歷史考察
(94) 2.4.4 問題何在
(95)第3章資本市場、流動性與儲蓄-投資轉化
(99)3.1 流動性、流動性提供與儲蓄-投資轉化
(100) 3.1.1 流動性:基于功能視角的一個概念界定
(100) 3.1.2 銀行、資本市場與流動性提供的優(yōu)化:基本內涵
(106) 3.1.3 流動性與儲蓄-投資轉化
(109)3.2 資本市場、銀行與流動性:比較視角
(110) 3.2.1 流動性提供中的銀行與資本市場:存在優(yōu)劣之分嗎?
(111) 3.2.2 流動性最優(yōu)配置能夠實現嗎?——兩類流動性提供機制的穩(wěn)定性分析
(113) 3.2.3 銀行、流動性與金融危機——基于金融體系穩(wěn)定性視角的分析
(117) 3.2.4 宏觀最優(yōu)抑或微觀最優(yōu)?——基于資源配置視角的比較分析
(120)3.3 信貸、貨幣與流動性
(122) 3.3.1 信貸、購買力與儲蓄-投資轉化
(123) 3.3.2 儲蓄-投資轉化中銀行與資本市場——流程視角的一個考察
(126)3.4 小結
(128)第4章資本市場、風險配置與儲蓄-投資轉化
(131)4.1 風險、風險配置與儲蓄-投資轉化
(132) 4.1.1 風險與風險管理:理性視角的經濟分析
(132) 4.1.2 風險配置優(yōu)化與儲蓄-投資轉化
(138)4.2 股票市場與風險配置
(143) 4.2.1 基本假設
(144) 4.2.2 股票市場均衡中的資源與風險配置
(144) 4.2.3 對比狀態(tài)1:統制最優(yōu)均衡中的資源配置與風險配置
(147) 4.2.4 對比狀態(tài)2:或有要求權市場、完全資產市場與阿羅德布魯均衡
(150) 4.2.5 股票市場、動態(tài)交易與阿羅德布魯均衡
(152) 4.2.6 小結
(154)4.3 金融衍生產品市場與風險配置
(154) 4.3.1 金融創(chuàng)新中的金融衍生產品與資產市場完全化
(155) 4.3.2 金融衍生產品與風險管理
(159) 4.3.3 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
(163) 4.3.4 金融衍生產品市場與金融體系穩(wěn)定性
(167)4.4 風險配置中的銀行與資本市場:比較分析
(171) 4.4.1 風險管理中市場的內在缺陷與金融中介的作用
(172) 4.4.2 風險配置中的銀行與市場:比較視角
(173)4.5 小結
(176)第5章資本市場、信息與儲蓄-投資轉化
(183)5.1 信息與儲蓄-投資轉化
(184) 5.1.1 信息與信息決策
(184) 5.1.2 資產價格、信息與儲蓄-投資轉化——資源配置中信息的作用
(187)5.2 理性預期、競爭性價格與信息:有效市場微觀基礎研究
(193)5.2.1 基本結構
(194) 5.2.2 信息搜集動機的一個經濟分析
(195) 5.2.3 競爭性價格的信息傳遞功能分析
(197) 5.2.4 競爭性價格的信息整合功能分析
(202) 5.2.5 小結
(205)5.3 資本市場、競爭性價格與信息提取
(206) 5.3.1 基于資產定價理論的模型構建與信息提取
(206) 5.3.2 金融創(chuàng)新中的資產價格與信息提取
(209) 5.3.3 資產價格信息提取的內在缺陷
(213)5.4 信息多樣化中的市場、中介與資源配置:比較視角
(214) 5.4.1 產業(yè)的信息差異、融資與金融制度設計:概述
(214) 5.4.2 觀點多樣化與企業(yè)融資方式的選擇:艾倫和蓋爾的正式分析
(217) 5.4.3 銀行與市場信息處理方式差異的比較分析
(219)5.5 小結
(221)第6章資本市場與儲蓄-投資轉化中的激勵問題
(227)6.1 財務契約中的激勵問題與儲蓄-投資轉化
(228) 6.1.1 契約關系中的激勵問題:淵源與特性
(228) 6.1.2 儲蓄-投資轉化中激勵問題的基本形式:企業(yè)融資視角的一個考察
(231) 6.1.3 儲蓄-投資轉化中激勵問題的經濟效應
(236) 6.1.4 小結
(239)6.2 資本市場與激勵問題Ⅰ:財務政策調整機制
(240) 6.2.1 資本市場與企業(yè)財務政策的調整:概述
(240) 6.2.2 激勵問題與最優(yōu)公司資本結構:理論
(241) 6.2.3 激勵問題與企業(yè)資本結構選擇:資本結構理論應用之一
(247) 6.2.4 激勵問題與證券設計:資本結構理論應用之二
(248) 6.2.5 激勵問題與企業(yè)其他財務政策的調整
(249)6.3 資本市場與激勵問題Ⅱ: 經理激勵機制
(250) 6.3.1 資本市場、權變報酬與激勵問題
(250) 6.3.2 內含公司股票的最優(yōu)經理契約設計:理論視角的考察
(253) 6.3.3 CEO報酬結構中權益性激勵的有效性分析:來自美國的實證
(257) 6.3.4 小結
(261)6.4 資本市場與激勵問題Ⅲ: 接管機制
(261) 6.4.1 公司控制權市場與接管
(261) 6.4.2 接管機制與激勵問題:接管的約束作用
(264) 6.4.3 接管機制與激勵問題:局限性分析
(269)6.5 小結
(270)第7章儲蓄-投資轉化中的我國資本市場
(276)7.1 我國儲蓄-投資轉化機制的歷史演變
(277) 7.1.1 財政主導型轉化階段:1949-1978年
(277) 7.1.2 (國有)專業(yè)銀行主導型轉化階段:1978-1995年
(278) 7.1.3 “弱市場,強銀行”混合金融轉化階段的興起:1996年至今
(282)7.2 儲蓄-投資轉化中的我國資本市場
(285) 7.2.1 居民儲蓄的結構變化、規(guī)模增長與資本市場
(285) 7.2.2 資本市場與資源配置效率:宏觀層面
(288) 7.2.3 資本市場與資源配置效率:產業(yè)層面
(289) 7.2.4 資本市場與資源配置效率:企業(yè)層面
(291)7.3 經濟轉軌中的資本市場功能異化:理論反思
(292) 7.3.1 功能缺失:功能視角中的我國資本市場
(293) 7.3.2 漸進轉軌中的金融支持與資本市場功能異化:功能缺失根源探尋
(299)7.4 小結
(300)后 記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