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理論探討
試述方志學的源流
黎錦熙在方志學上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
方志資料性說
從《八蠟廟之例》聯(lián)想到方志的存史價值
新編縣志反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幾點思考
方志概述撰寫縱橫談
方志大事記探討
談《人民生活志》的編寫
《旅游志》記述景區(qū)景點問題的探討
編纂實踐
廣征博采和專題研究
莫把“丁口”當“人口”
總纂《高安縣志》的幾點思考和追求
提高方志的理論檔次和學術氣息——編纂《高安市老齡志》的新嘗試
修志期一統(tǒng)留根寓意長
情難勒處尚聞香
志稿評議
試談《沈陽市志·人口》在表現方法上的三大特色
《宜豐縣志》的四個突破
淺析10部縣(市)志關于人民公社的記述
關于人民政協(xié)入志問題的思考——淺析11部市縣志關于人民政協(xié)的記述
專題編寫
江西旅游資源與贛文化研究
世紀之交回眸高安人文歷史
蘇軾來去筠州
蘇轍的筠州詩作
試述明代瑞州浮賦問題
一九四一年的上高會戰(zhàn)
《朱軾傳》前言
《吳有訓》后記
《高安風物》跋
胡耀邦祖籍世系源流考
志余漫拾
傳統(tǒng)的文化管理方式——淺析中國古代的鄉(xiāng)規(guī)民約
關于譜牒問題的思考
試論《史傳三編》的成書
朱軾編修《坡山朱氏宗譜》淺析
史家的史德史識和史才——《張學良的政治生涯》讀后感
可貴的公仆情結珍奇的歷史碎片
難忘的一課
附錄
戴佳臻參與編纂的圖書目錄
戴佳臻撰寫發(fā)表的文論目錄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