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山在古代被譽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唐朝《地理志》記載:“江南道,其名山衡、廬、茅、蔣。”蔣山就是鐘山。鐘山,是寧鎮(zhèn)山脈的最高峰,山體東西走向,長約七公里,南北寬約三公里,而積約二十多平方公里,周圍三十多公里。鐘山一共有三個山峰,東西并列如筆架。主峰居中偏北,故又稱北高峰,中茅山,海拔四百四十八點九米,口山陵就坐落在它的南坡。東峰也叫小茅山,海拔三百六十五點八米。西峰又名西崖峰、天堡山,海拔二百四十四點五米,山上有紫金山天文臺和天堡城遺址。鐘山山勢雄偉險峻,略呈弧形,弧口朝南,蜿蜒如龍。山脊的走向以北高峰為轉折點,西段走向西南,經太平門附近入城,余脈向西斷續(xù)延伸為富貴山、九華山,止于北極閣。東段走向東南止于馬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