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景第一
1923年,“少年共產黨”在巴黎召開大會,選出新的執(zhí)行委員。周恩來為此次大會寫給國內青年團中央的報告說:“選舉新執(zhí)行委員會五人:捉掀、伍豪、石人、裸體、覺奴。”“裸體”即汪澤楷,“伍豪”是周恩來。
李鴻章等違背慈禧的宣戰(zhàn)詔書
孫中山首次在公開場合被尊稱“國父”
汪精衛(wèi):我既已跳下毛坑,就臭到底吧
法西斯主義就是現(xiàn)在中國最需要的東西
這些天遇上的怎么都是這號中國人
一覺醒來,和平已經死了
從我之說即是我的學生,否則就不是
主席目送大家退場
政事第二
清末殿試,有貢士名叫王國鈞,名字含義本不錯,國鈞者,國家和重任也。王國鈞在殿試中名列前茅,慈禧念了王的姓名卻說:“好難聽?!币驗檫@三個字與“亡國君”相諧,實在太不吉利,王國鈞固此被抑置三甲,蹉跎以終。
雖屬情有可原,究竟罪無可逭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以功以能 首推袁氏
這一群土匪學生
恩來,你是我的部下,你應該聽我的話
發(fā)行公債不如印發(fā)鈔票,簡單得多
哪個王八蛋還到臺灣
文林第三
李敖在臺大屬于那種“眼高于頂”的家伙,對教授、對上課的態(tài)度便是一例,但他確實是出類拔萃之輩,其功力早已超過一些教授。那時考研究所必須通過口試,而主試者,便是院長沈剛伯和姚從吾等著名學者,大家環(huán)形落座,李敖坐在中間,但無人提問,因為李敖的學問他們最了解,實在無考之必要,一不小心,可能還會被李敖反問一通,豈不大失臉面,于是大家都望著他笑。最后,院長沈剛伯發(fā)話了:“你還要穿長袍嗎?”眾人遂大笑,錄取了李敖。
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蔭甫拼命著書
齊白石的畫還可以,詩則是薛蟠體
做學問,不能靠二手貨
最大的快感從嫌惡之中產生
大清皇帝同學少年
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
用菜刀去救國救民
聞一多的俯沖和汪曾祺的高射
讀書也用人海戰(zhàn)術
教授不敢向學生提問
一手抓著花,一手抓著錢
武運第四
1938年1月,蔣介石到河南開封主持軍事會議,責問韓復榘不發(fā)一槍之罪,韓頂撞蔣說:“山東丟失是我應負的責任,南京丟失是誰的責任呢?”蔣聲色俱厲:“現(xiàn)在我問的是山東,不是問南京,南京丟失,自有人負責!”
揮金如土,殺人如麻
軍神劉伯承
不能!不能!絕對不能
南京丟失是誰的責任
凡是到過中國的,一律就地槍斃
革命第五
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會,張繼說,成立之初,參加者不過千人。入會要自己填寫“盟約”,滴以左中指的血,親筆簽名,宣誓后,焚掉盟約。為了防止?jié)M清政府的暗害,有秘密暗號。同志相見,兩人的右手在一起,好像握手而方式不同。同時,一人要問:“什么事體?”答:“國家事。”又問“什么人?”答:“中國人?!毕喾?,才敢談革命事。
來得及,來不及,是不貼題的話
種族革命VS政治革命
我獲此慈父,無上幸運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革命的向前來,不革命的滾開去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