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與展望
1.世界第一搏擊運動——跆拳道
1.1朝鮮半島三國鼎立時期的跆拳道雛形
1.1.1高句麗王國的“跆跟”
1.1.2百濟王朝時期的跆拳道
1.1.3新羅時代的花郎制度與跆拳道
1.2高麗時代跆拳道逐漸完善
1.3李氏王朝跆拳道逐漸形成體系
1.4近代跆拳道的技術融合
2.傳播迅速,風靡世界
2.1迅速傳播
2.2進軍奧運
2.2.1技術的改良
2.2.2借漢城奧運之東風
3.跆壇霸主——韓國隊
3.1獨具特色的訓練
3.2風格鮮明的跆拳道隊伍
3.2.1韓國體育大學跆拳道隊
3.2.2韓國跆拳道國家隊
4.快速前進的中國跆拳道
4.1“零”的起點
4.2博采眾長,大膽創(chuàng)新
4.3沖出亞洲,走向奧運
5.跆壇風云榜
5.1跆壇有功之臣
跆拳道將軍——崔泓熙
跆拳道加入奧運的關鍵人物——金云龍
美國跆拳道之父——李俊九
5.2跆壇競技高手
奧運黑馬——金慶訓
復出江湖的奧運寵兒——李仙姬
中國臺北的跆壇女花——秦玉芳
跆壇女杰——陳怡安
中國跆拳道亞洲冠軍第一人——賀璐敏
中國跆拳道世錦賽冠軍第一人——王朔
中國跆拳道奧運會冠軍第一人——陳中
跆壇新秀——羅薇
跆壇天才——陳詩欣
6.跆壇大事
6.1跆拳道名稱的統(tǒng)一
6.2大韓跆拳道協(xié)會成立
6.3韓國中央國技院的建立
6.4國際跆拳道聯(lián)盟的創(chuàng)立
6.5世界跆拳道聯(lián)盟的成立
6.6第1屆世界跆拳道錦標賽
6.7漢城奧運會——成為表演項目
6.8悉尼奧運會——正式進入奧運
技、戰(zhàn)術與訓練
7.基本技術
7.1攻守兼?zhèn)涞膶崙?zhàn)姿勢
7.1.1基本實戰(zhàn)姿勢
7.1.2與對手相關的站位
7.2靈活多變的步法
7.2.1前進步
7.2.2后退步
7.2.3上步與撤步
7.2.4環(huán)繞步
7.2.5弧形步
7.2.6跳換步
7.2.7墊步
7.3簡單有效的拳法
7.4變幻多端的腿法
7.4.1直接的前踢
7.4.2簡捷的推踢
7.4.3實用的橫踢
7.4.4防不勝防的后踢
7.4.5勢不可擋的劈踢
7.4.6最具穿透力的側踢
7.4.7瀟灑實用的后旋踢
7.4.8變化莫測的旋風踢
7.4.9虛實結合的雙飛踢
7.5準確、巧妙的防守
7.5.1最直接的防守——格擋
7.5.2最巧妙的防守——閃躲
7.5.3最有效的防守——進攻
7.6跆拳道基本技術訓練方法
7.6.1空擊
7.6.2擊打腳靶、胸靶
7.6.3條件實戰(zhàn)
7.6.4實戰(zhàn)
8.風格各異的跆拳道技術類型
8.1技術型
8.2力量型
8.3綜合型
9.跆拳道競賽技術的統(tǒng)帥——戰(zhàn)術
9.1常用戰(zhàn)術形式
9.1.1主動進攻戰(zhàn)術
9.1.2防守反擊戰(zhàn)術
9.1.3假動作戰(zhàn)術
9.1.4強攻戰(zhàn)術
9.1.5心理戰(zhàn)術
9.1.6制長戰(zhàn)術
9.1.7制短戰(zhàn)術
9.1.8先得分戰(zhàn)術
9.1.9重創(chuàng)戰(zhàn)術
9.1.10體力戰(zhàn)術
9.2跆拳道的戰(zhàn)術訓練
9.2.1跆拳道戰(zhàn)術訓練的任務
9.2.1.1豐富戰(zhàn)術知識
9.2.1.2培養(yǎng)戰(zhàn)術意識
9.2.1.3掌握戰(zhàn)術行動
9.2.1.4提高戰(zhàn)術應用能力
9.2.2跆拳道戰(zhàn)術訓練的原則
9.2.2.1系統(tǒng)性原則
9.2.2.2實戰(zhàn)性原則
9.2.2.3對抗性原則
9.2.3跆拳道戰(zhàn)術訓練的方法
9.2.3.1理論講授法
9.2.3.2戰(zhàn)例分析法
9.2.3.3想象訓練法
9.2.3.4條件實戰(zhàn)訓練法
9.2.3.5模擬訓練法
9.2.3.6實戰(zhàn)訓練法
9.2.4跆拳道戰(zhàn)術訓練的基本要求
10.制勝資本——身體素質訓練
10.1力量素質
10.1.1力量訓練常用的方法
10.1.2力量訓練應注意的要點
10.2速度素質
10.2.1速度訓練常用的方法
10.2.2速度訓練應注意的要點
10.3耐力素質
10.3.1耐力訓練常用的方法
10.3.2耐力訓練應注意的要點
10.4柔韌素質
10.4.1柔韌訓練常用的方法
10.4.2柔韌訓練應注意的要點
10.5靈敏素質
10.5.1靈敏訓練常用的方法
10.5.2靈敏訓練應注意的要點
10.6功力訓練
10.6.1功力訓練常用的方法
10.6.2功力訓練應注意的要點
11.技、戰(zhàn)術水平發(fā)揮的靈魂——心理訓練
11.1跆拳道運動員的心理特征
11.2跆拳道運動員的心理訓練
11.2.1跆拳道運動員心理訓練的內容
11.2.2跆拳道運動員心理訓練的方法
11.2.3跆拳道運動員賽前
常見心理障礙及克服方法
12.競技跆拳道運動員的選材
12.1遺傳選材
12.1.1遺傳度選材法
12.1.2皮紋選材法
12.2年齡選材
12.3形態(tài)選材
12.4機能選材
12.4.1生理指標測評法
12.4.2生化指標測評法
12.5素質選材
12.6技能選材
12.6.1技術測評法
12.6.2戰(zhàn)術測評法
12.7心理選材
12.7.1運動員心理能力測評
12.7.2運動員個性心理特征測評
12.8智能選材
12.9特征選材
12.10專項綜合能力選材
競賽與成績
13.跆拳道組織機構
13.1世界跆拳道聯(lián)盟
13.2國際跆拳道聯(lián)盟
13.3中國跆拳道協(xié)會
14.重大競賽簡介
14.1奧運會跆拳道比賽
14.2跆拳道世界錦標賽
14.3跆拳道世界杯賽
14.4世界大學生錦標賽
14.5亞運會跆拳道比賽
14.6中國全運會跆拳道比賽
15.競賽常識
15.1跆拳道比賽場地
15.2對參賽運動員的要求
15.3裁判員的組成與安排
15.4跆拳道比賽的分類、方式及其時間
15.4.1跆拳道比賽的分類
15.4.2比賽方式
15.4.3比賽時間
15.5跆拳道比賽運動員體重分級
15.5.1成年組體重級別
15.5.2奧運會跆拳道比賽體重級別
15.5.3世界青年錦標賽體重級別
15.6跆拳道比賽程序
15.6.1個人比賽程序
15.6.2團體賽程序
16.競賽規(guī)則與裁判
16.1允許使用的技術
16.2允許擊打的部位
16.3跆拳道比賽中的有效得分
16.4跆拳道比賽過程中的擊倒
16.5比賽過程中運動員被擊倒后的處理
16.6跆拳道比賽中的犯規(guī)行為及其判罰
16.7跆拳道比賽的獲勝方式
16.8跆拳道比賽中的危險狀態(tài)
16.9一方或者雙方運動員因受傷而中斷比賽的處理
16.10對比賽結果有異議時的處理
17.大賽成績
17.1歷屆奧運會跆拳道比賽個人前三名
17.2歷屆跆拳道世界錦標賽個人比賽前三名
17.3中國全運會跆拳道比賽個人前三名
18.跆拳道常用名詞術語
18.1跆拳道組織機構
18.2跆拳道的姿勢
18.3跆拳道手型
18.4腿法
18.5比賽區(qū)域
18.6比賽位置
18.7比賽體重級別
18.8比賽結果判定
18.9裁判員常用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