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醫(yī)學心理學的一般概念
第二節(jié) 醫(yī)學模式的轉變與醫(yī)學心理學
第三節(jié) 醫(yī)學心理學簡史
第二章 醫(yī)學心理學研究的一般性問題與方法
第一節(jié) 醫(yī)學心理學研究的一般性問題
第二節(jié) 醫(yī)學心理學研究方法
第三章 醫(yī)學心理學研究途徑
第一節(jié) 心理分析和心理動力學途徑
第二節(jié) 行為心理學途徑
第三節(jié) 人本主義途徑
第四節(jié) 認知心理學途徑
第五節(jié) 生理心理學途徑與心理生理學途徑
第六節(jié) 各條途徑的綜合應用
第四章 心理學和心理現(xiàn)象
第一節(jié) 心理學概述
第二節(jié) 意識與注意
第五章 心理過程
第一節(jié) 認識過程
第二節(jié) 學習
第三節(jié) 情緒和情感過程
第四節(jié) 意志過程
第六章 人格
第一節(jié) 人格概述
第二節(jié) 個性心理特征
第三節(jié) 意識傾向性
第七章 畢生的心理發(fā)展與心理衛(wèi)生
第一節(jié) 人類心理發(fā)展概述
第二節(jié) 影響心理發(fā)展的因素
第三節(jié) 出生前和嬰兒期的心身發(fā)展與心理衛(wèi)生要點
第四節(jié) 童年期的心理發(fā)展與心理衛(wèi)生
第五節(jié) 青少年期的心身發(fā)展寫心理衛(wèi)生
第六節(jié) 成年期心理發(fā)展與心理衛(wèi)生
第八章 心理應激與應對
第一節(jié) 應激概述
第二節(jié) 應激源
第三節(jié) 應激的生理和心理反應
第四節(jié) 心理應激與健康
第五節(jié) 應激反應的心理中介因素
第六節(jié) 應對
第九章 心身疾病
第一節(jié) 心身疾病概述
第二節(jié) 心身疾病的病因分析
第三節(jié) 心身疾病的發(fā)病機制
第四節(jié) 心身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的一般原則與方法
第五節(jié) 常見的心身疾病
第十章 心理障礙
第一節(jié) 心理障礙概述
第二節(jié) 心理障礙成因的理論模式
第三節(jié) 醫(yī)學心理學臨床中常見的心理障礙
第十一章 心理評估
第一節(jié) 心理測驗概述
第二節(jié) 智力測驗
第三節(jié) 人格測驗
第四節(jié) 評定量表
第五節(jié) 神經心理測驗
第六節(jié) 心理測驗和評定量表的使用
第十二章 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
第一節(jié) 心理咨詢
第二節(jié) 交談技術
第三節(jié) 心理治療概述
第四節(jié) 心理分析治療
第五節(jié) 行為治療
第六節(jié) 來訪者中心治療
第七節(jié) 認知治療
第八節(jié) 支持性心理治療
第九節(jié) 暗示和催眠療法
第十節(jié) 其他心理治療方法
第十三章 藥物心理
第一節(jié) 心理藥理學
第二節(jié) 藥物的心理效應
第三節(jié) 用藥遵從性
第十四章 病人心理
第一節(jié) 病人角色與角色沖突
第二節(jié) 病人的心理問題
第三節(jié) 疾病對病人及其家庭的影響
第十五章 醫(yī)患關系
第一節(jié) 醫(yī)患關系概述
第二節(jié) 人際關系與溝通
第三節(jié) 醫(yī)患溝通
第十六章 心理護理
第一節(jié) 護理心理學概述
第二節(jié) 心理護理的概念與程序
第三節(jié) 特殊行為的心理護理和自我護理中的心理問題
第四節(jié) 優(yōu)秀護理工作者應具備的心理品質及培養(yǎng)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