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特曼,w.(WaltWhitman1819-1892)詩人。1819年5月31日出生于長島。父親務農,因家貧遷居布魯克林,以木工為業(yè),承建房屋;他對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和民主思想家潘思的作品很感興趣,這使惠特曼也深受影響?;萏芈诠W校求學,任過鄉(xiāng)村教師;童年時還當過信差,學過排字。后來在報館工作,又成為編輯。他喜歡游蕩、冥想,喜歡大自然的美景;但是他更喜歡城市和大街小巷,喜歡歌劇、舞蹈、演講術,喜歡閱讀荷馬、希臘悲劇以及但丁、莎士比亞的作品。1846年2月至1848年1月任《布魯克林之鷹》的編輯。1848年去新奧爾良編輯報紙,不久回到布魯克林。此后的五、六年中,他幫助年邁的父親承建房屋,經營小書店、小印刷廠,自由散漫,隨意游蕩;與少年時一樣,盡情地和船夫、領航員、馬車夫、機械工、漁夫、雜工等結交朋友。1855年《草葉集》的第1版問世,共收詩12首,最后出第9版時共收詩383首。其中最長的一首,即后來被稱為《自己之歌》的那首詩。共1336行。這首詩的內容幾乎包括了作者畢生的主要思想,是作者最重要的詩歌之一。詩中多次提到了草葉:草葉象征著一切平凡、普通的東西和平凡的普通人。這薄薄一冊劃時代的詩集受到了普遍的冷遇,只有愛默生給詩人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萏芈鼜倪@封信中得到巨大的鼓舞。1856年,第2版《草葉集》出版,共收詩32首。《一路擺過布魯克林渡口》是詩人最優(yōu)秀的作品之一。此外,《闊斧之歌》、《大路之歌》也是名篇。1859年,《星期六周刊》的圣誕專號上刊出了惠特曼的一首優(yōu)秀抒情詩《從水不休止地擺動著的搖籃里》,這是一首愛情和死亡的頌歌。次年應波士頓一出版家之請,印行了《草葉集》第3版,這本詩集算是第一次“正式出版”。集中有124首新詩,包括《從永不休止地擺動著的搖籃里》和3組分別名為《民主之歌》、《亞當?shù)淖訉O》、《蘆笛》的詩歌。南北戰(zhàn)爭期間,惠特曼作為一個堅定的民主戰(zhàn)士,顯示了他的深刻的人道主義本色。戰(zhàn)爭激烈進行時,他主動到華盛頓去充當護士,終日盡心護理傷病的兵士,以致嚴重損害了健康。他的生活十分艱苦,借抄寫度日,把節(jié)省下的錢用在傷病員身上。他充當護士將近兩年的時間中,大約接觸了10萬名士兵,有許多后來還一直和他保持聯(lián)系。戰(zhàn)后惠特曼在內政部的印第安事務局任小職員,不久部長發(fā)現(xiàn)他是《草葉集》的作者,把他解職;后來他在司法部長辦公室供職,工作8年。由于在內戰(zhàn)中受到了鍛煉,增加了閱歷,政治思想認識也得到了提高,他的創(chuàng)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865年,惠特曼在紐約自費印行他在內戰(zhàn)后期寫的詩集《桴鼓集》,其中共收入新詩53首。幾個月之后他又出版了一本續(xù)集,其中有悼念林肯的名篇《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開放的時候》。1867年的《草葉集》第4版只有8首新詩,但收入了《樣鼓集》及其續(xù)集。值得注意的是1871年發(fā)表的長篇文章《民主遠景》,它總結了作者的文藝觀和政治主張?!恫萑~集》的第5版在1871年和1872年各印刷了一次。第一次增收13首新詩,第二次收人一般評論家公認為詩人最后一首重要的長詩《通向印度之路》和少數(shù)幾首新詩。1873年1月惠特曼身患癱瘓癥,寫作能力從此也一蹶不振。但他的樂觀主義,對生活的熱愛和敏感,他的民主理想等還是至死不衰。他的晚年郁郁不得志,除編印了幾個版本外,偶而寫些詩文。1876年出版了《草葉集》的第6版,以紀念獨立宣言的100周年。這是一部包括散文作品在內的兩卷集,第一卷即第5版的內容,第二卷他取名為《兩條小溪》,包括散文、18首新詩、《通向印度之路》和附詩,詩句趨向于抽象?!恫萑~集》的第7版(1881-1882)的文字、每首詩的題目和排列的先后次序,都己最后審定,這一版共收20首新詩?;萏芈^續(xù)寫詩,直至1892年去世。1882年詩人出版了他的散文集《典型的日子》,其中包括《民主遠景》一文。1888年出版的《十一月枝椏》,收入62首新詩和一些文章,集中的詩篇后來收人《草葉集》的第8版(1889),并成為“附詩一”。1891年費城的出版家出版惠特曼的新作《再見吧,我的幻想》,其中的詩篇成為《草葉集》的“附詩二”。《草葉集》的第9版(1892)包括“附詩一”、《七十之年》和“附詩二”《再見吧,我的幻想》。詩人去世后的遺詩《老年的回聲》,作為“附詩”。見1897至1898年出版的集子,后采的全集也都收入?,F(xiàn)在通用的全集,是所謂“臨終版”,即1892年出版的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