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操作系統(tǒng)引論
1.1作系統(tǒng)的概述及發(fā)展
1.1.1操作系統(tǒng)的概述
1.1.2操作系統(tǒng)的目的
1.1.3操作系統(tǒng)的發(fā)展歷史
1.2操作系統(tǒng)的功能及特征
1.2.1操作系統(tǒng)的功能
1.2.2操作系統(tǒng)的特征
1.3常見操作系統(tǒng)介紹
1.3.1UNIX
1.3.2DOS
1.3.3Windows
1.3.4Linux
1.3.5其他
1.4本章小結
第2章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基本操作
2.1Linux概況
2.1.1什么是Linux?
2.1.2Linux的發(fā)展歷程
2.1.3Linux的特性
2.1.4Linux的優(yōu)勢
2.1.5Linux的各種發(fā)行套件版本
2.2Linux系統(tǒng)的啟動.登錄.退出和關閉
2.2.1Linux的啟動
2.2.2Linux的登錄
2.2.3Linux的退出和關閉
2.3目錄操作命令
2.3.1ls
2.3.2pwd
2.3.3cd
2.3.4mkdir
2.3.5rmdir
2.4文件操作命令
2.4.1ls
2.4.2cp
2.4.3rm
2.4.4mv
2.4.5cat
2.4.6chmod
2.4.7chown
2.4.8chgrp
2.4.9n
2.4.10find
2.4.11grep
2.4.12sort
2.5X-Window
2.5.1安裝.配置X-Windows
2.5.2啟動X桌面
2.5.3使用GNOME桌面
2.6本章小結
第3章進程及線程
3.1進程的描述
3.1.1進程概念
3.1.2進程的特性
3.1.3進程的狀態(tài)及其轉換
3.1.4進程的組成
3.1.5Linux中的PCB和PCB表
3.2進程的控制
3.2.1操作系統(tǒng)內核
3.2.2進程的創(chuàng)建
3.2.3進程的終止
3.2.4進程的阻塞和喚醒
3.3線程
3.3.1線程(thread)的引入
3.3.2線程的概念
3.4進程的同步與通信
3.4.1進程的同步與通信
3.4.2經典進程同步問題
3.4.3進程的通信
3.4.4SystemV的進程間通信
3.5Linux中的線程
3.6本章小結
第4章調度與死鎖
4.1調度的類型和模型
4.1.1調度的類型
4.1.2調度隊列模型
4.2調度算法
4.2.1調度算法的選擇
4.2.2各種調度算法
4.3死鎖及其預防和避免
4.3.1死鎖
4.3.2死鎖的預防
4.3.3死鎖的避免
4.4死鎖的檢測和解除
4.4.1死鎖的檢測
4.4.2死鎖的解除
4.5Linux中的調度與死鎖技術
4.5.1Linux中的調度
4.5.2Linux中的死鎖技術
4.6本章小結
第5章存儲器管理
5.1概述
5.2程序的裝入和地址重定位
5.2.1邏輯地址和物理地址
5.2.2程序裝入和地址重定位
5.3程序裝入和地址重定位
5.3.1單一分區(qū)
5.3.2固定式分區(qū)
5.3.3可變式分區(qū)
5.4頁式存儲管理方式
5.4.1基本原理
5.4.2頁表與地址變換
5.4.3分配與回收算法
5.4.4存儲共享與保護
5.4.5分頁存儲管理的優(yōu)缺點
5.5分段存儲管理
5.5.1基本原理
5.5.2段表與地址變換
5.6Linux中的存儲器管理
5.6.180386的保護模式與地址變換
5.6.2Linux中的存儲器管理
5.7本章小結
第6章虛擬存儲器
6.1分區(qū)存儲管理中的內存擴充
6.1.1覆蓋技術
6.1.2交換技術
6.2頁式虛擬存儲管理
6.2.1基本原理
6.2.2淘汰算法
6.3段式虛擬存儲管理
6.3.1基本原理
6.3.2段的動態(tài)連接
6.3.3段的共享與保護
6.4段頁式虛擬存儲管理
6.4.1基本原理
6.4.2段表.頁表和地址變換
6.4.3中斷處理
6.4.4段頁式虛擬存儲管理的優(yōu)缺點
6.5Linux中的虛擬存儲管理技術
6.5.180386對虛擬存儲管理的支持
6.5.2Linux虛擬地址空間的管理
6.5.3缺頁中斷處理
6.5.4交換空間與頁面換出
6.5.5存儲管理系統(tǒng)的緩沖機制
6.6本章小結
第7章文件管理
7.1文件管理的任務和功能
7.2文件的組織與結構
7.3文件分類
7.3.1按文件性質與用途分類
7.3.2按操作保護分類
7.3.3按使用情況分類
7.3.4按用戶觀點分類
7.3.5按存取的物理結構分類
7.3.6按文件的邏輯存儲結構分類
7.3.7按文件中的數據形式分類
7.4文件的結構和文件的存取
7.4.1連續(xù)文件結構
7.4.2鏈表結構
7.4.3索引結構
7.4.4Hash結構
7.5文件的存取方法
7.5.1順序存取法
7.5.2直接存取法
7.5.3按鍵存取法
7.5.4文件結構.文件存儲設備和存取法的關系
7.6文件目錄與目錄文件
7.6.1文件目錄
7.6.2文件目錄的查找
7.7文件的共享
7.7.1文件共享的目的
7.7.2文件共享的模式
7.7.3文件共享的實現
7.7.4管道文件
7.8文件的保護.保密與安全
7.8.1文件的保護
7.8.2文件的保密
7.8.3文件的安全
7.9文件系統(tǒng)的實現
7.9.1文件系統(tǒng)管理所需表目
7.9.2文件存儲空間的管理
7.10文件系統(tǒng)和用戶間的接口
7.10.1文件的建立和刪除
7.10.2文件的打開和關閉
7.10.3文件的讀寫
7.11Linux文件系統(tǒng)
7.11.1Linux文件系統(tǒng)的特點
7.11.2EXT2文件系統(tǒng)物理結構
7.11.3EXT2索引節(jié)點
7.11.4EXT2超塊(Superblock)
7.11.5EXT2組描述符
7.11.6EXT2目錄
7.11.7EXT2文件的查找
7.11.8EXT2文件擴展策略
7.11.9虛擬文件系統(tǒng)(VFS)概述
7.11.10VFS超級塊
7.11.11VFS索引節(jié)點
7.11.12文件系統(tǒng)的注冊
7.11.13文件系統(tǒng)的掛接與卸載
7.11.14文件系統(tǒng)管理的緩存機制
7.11.15Bdflush內核監(jiān)護程序
7.11.16Update進程
7.11.17/proc文件系統(tǒng)
7.11.18設備特殊文件
7.12小結
第8章設備管理
8.1I/O設備的硬件結構
8.1.1設備的類型
8.1.2I/O設備的物理特性
8.2外設與主機的I/O控制方式
8.3通道技術
8.3.1設備
8.3.2控制器
8.3.3通道
8.4設備的分配與去配
8.4.1相關的數據結構
8.4.2獨占型設備的分配與去配
8.4.3共享型設備的分配與去配
8.5設備驅動
8.5.1設備啟動
8.5.2中斷處理
8.5.3設備調度
8.6緩沖技術
8.6.1緩沖技術的引入
8.6.2硬緩沖與軟緩沖
8.6.3緩沖池及其管理
8.6.4緩沖技術的實現
8.7虛擬設備
8.7.1虛擬設備的引入
8.7.2虛擬設備的實現
8.7.3虛擬設備的實例
8.8I/O系統(tǒng)的軟件組織
8.8.1I/O軟件設計的目標
8.8.2中斷處理程序
8.8.3設備驅動程序
8.8.4與設備無關的I/O軟件
8.8.5用戶空間的I/O軟件
8.9Linux設備管理
8.9.1設備文件
8.9.2設備驅動程序概述
8.9.3設備驅動程序的結構
8.9.4Linux系統(tǒng)中光盤的使用
8.10小結
第9章Linux系統(tǒng)核心及性能調整
9.1內核簡介
9.1.1內核的實現結構
9.1.2內核的版本與升級
9.1.3內核源代碼的結構
9.2內核配置
9.3編譯內核
9.3.1清理環(huán)境
9.3.2編譯內核
9.3.3更換內核
9.4可載入模塊
9.4.1安裝模塊工具
9.4.2生成和安裝模塊
9.5內核補丁
9.6本章小結
第10章Linux安全管理及高級應用
10.1Linux安全管理
10.1.1Linux安全管理和超級用戶
10.1.2Linux文件系統(tǒng)安全
10.1.3作為root運行的程序
10.1.4校驗用戶口令/etc/passwd文件
10.1.5查找同組用戶/etc/group文件
10.1.6增加,刪除,用戶
10.1.7安全檢查
10.1.8加限制的環(huán)境
10.1.9物理安全
10.2常用應用軟件
10.2.1全屏幕文本編輯器VI
10.2.2DOSEMU仿真器
10.2.3HOST域名查找
10.2.4Linux定時處理
10.2.5Linux硬盤提速
10.3小結
第11章Linux的網絡應用
11.1TCP/IP概述
11.1.1TCP/IP的歷史
11.1.2TCP/IP數據通信模型
11.1.3IP地址
11.1.4子網
11.1.5路由
11.2Linux與Windows的互訪—Samba
11.2.1Samba簡介
11.2.2Samba的安裝
11.2.3Samba的配置
11.3Linux作為Web服務器
11.3.1WWW服務及Apache服務器
11.3.2Apache服務器的安裝
11.3.3Apache服務器的配置
11.4Linux作為DNS服務器
11.4.1簡介
11.4.2所需資源
11.4.3配置方案
11.4.4測試及管理辦法
11.5用Linux建立FTP服務器
11.5.1選擇和安裝FTP服務器軟件
11.5.2wu-ftp的組成
11.5.3wu-ftp的配置
11.5.4wu-ftp相關的其他一些命令的使用
11.6用Linux建立郵件服務器
11.6.1了解電子郵件
11.6.2sendmail簡介
11.6.3所需系統(tǒng)資源
11.6.4Sendmail配置
11.7本章小結
附 錄
實驗1Linux的安裝
實驗2 Linux操作基礎和文本編輯
實驗3 Linux文件系統(tǒng)
實驗4Linux的進程和作業(yè)控制
實驗5 Linux內存管理
實驗6 Linux中DNS的設定
實驗7 進程間的通信
實驗8Linux系統(tǒng)管理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