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生物科學陳閱增普通生物學

陳閱增普通生物學

陳閱增普通生物學

定 價:¥42.00

作 者: 吳相鈺主編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醫(yī)用生物學

ISBN: 9787040145847 出版時間: 2005-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8cm 頁數: 248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是北京大學已故著名生物學家陳閱增先生主編的、我國目前最有影響的一部普通生物學教材《普通生物學——生命科學通論》的修訂版,由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十幾位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授編寫而成,具有較好的深度、廣度和學術價值,深入淺出,可讀性強。全書共分7篇37章:第一篇“細胞與生物大分子”,內容有生命的化學基礎、組成細胞的分子、細胞的形態(tài)和結構、細胞代謝、細胞的基本生命活動;第二篇“動物的形態(tài)與機能”,內容有高等動物的結構與機能、營養(yǎng)與消化、血液與循環(huán)、呼吸、內環(huán)境的控制、免疫系統(tǒng)與免疫、內分泌系統(tǒng)與化學調節(jié)、神經系統(tǒng)與神經調節(jié)、感覺器官與感覺、動物如何運動、生殖與胚胎發(fā)育;第三篇“植物的形態(tài)與功能”,內容包括植物的結構、生殖和發(fā)育、植物的營養(yǎng)、植物的調控系統(tǒng);第四篇“遺傳與發(fā)育”,內容有遺傳的模式、遺傳物質的結構、基因表達的調控、DNA技術、人類基因組、發(fā)育的調控;第五篇“生物進化”,內容涉及群體的進化性變化、物種形成、大進化與系統(tǒng)發(fā)育;第六篇“生物多樣性”,內容有生命起源及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多樣性的進化、植物和真菌的多樣性進化、動物多樣性的進化、人類的進化;第七篇“生態(tài)學和動物的行為”,內容有種群結構與動態(tài)、群體及其內部的各種相互關系、生態(tài)系統(tǒng)及其功能、全球生態(tài)學、動物的行為。

作者簡介

暫缺《陳閱增普通生物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1 論:生物界與生物學1
1.1 生命的特征2
1.2 分類階元和界的劃分3
1.3 生物學常用的研究方法5
1.4 生物學分科6
1.5 生物學和現代社會生活的關系7
2 命的化學基礎10
2.1 原子和分子10
2.2 組成細胞的大分子14
2.3 糖類16
2.4 脂質19
2.5 蛋白質20
2.6核酸23
3 胞的基本形態(tài)結構與功能26
3.1 細胞的基本結構與功能27
3.2 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36
3.3 物質的跨膜轉運39
3.4 細胞連接41
4 胞代謝43
4.1 能與細胞43
4.2 酶46
4.3細胞呼吸48
4.4 光合作用54
5 胞的分裂和分化63
5.1 細胞分裂和細胞周期63
5.2 細胞分化70
5.3 細胞衰老與細胞凋亡72
6 等動物的結構與功能78
6.1 動物是由多層次的結構所組成的79
6.2 動物的結構與功能對生存環(huán)境的適應84
6.3 動物的外部環(huán)境與內部環(huán)境84
7 養(yǎng)與消化86
7.1 營養(yǎng)87
7.2 動物處理食物的過程92
7. 3人的消化系統(tǒng)及其功能92
7.4 脊椎動物消化系統(tǒng)的結構與
功能對食物的適應97

8 液與循環(huán)99
8.1 人和動物體內含有大量的水99
8.2 血液的結構與功能100
8.3 哺乳動物的心臟血管系統(tǒng)104
9 吸:氣體交換111
9.1 人的呼吸系統(tǒng)的結構與功能112
9.2 人體對高山的適應115
9.3 危害身體健康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116
10 環(huán)境的控制117
10.1 體溫調節(jié)117
10.2 滲透調節(jié)和排泄120
10.3 肝在穩(wěn)態(tài)中的重要作用124
11 疫系統(tǒng)與免疫功能126
11.1 人體對抗感染的非特異性防衛(wèi)126
11.2 特異性反應(免疫應答)129
11.3 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異常134
12 分泌系統(tǒng)與化學調節(jié)——體液調節(jié)135
12.1 化學調節(jié)的性質135
12.2 脊椎動物的化學調節(jié)137
12-3激素與穩(wěn)態(tài)140
13 經系統(tǒng)與神經調節(jié)145
13.1 神經元的結構與功能146
13.2 神經系統(tǒng)的結構149
13. 3脊椎動物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153
13.4 人腦156
14 覺器官與感覺161
14.1 感覺的一般特性16l
14.2 視覺162
14.3 聽覺與平衡感受166
14.4 化學感受性:味覺與嗅覺168
14.5 皮膚感覺170
15 物如何運動171
15.1 動物的骨骼171
15.2 人類的骨骼172
15.3 肌肉與肌肉收縮176
15.4 骨骼與肌肉在運動中的相互作用178
16 殖與胚胎發(fā)育180
16.1 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180
16.2 人類的生殖180
16.3 人類胚胎的發(fā)育190
17 物的結構、生殖和發(fā)育198
17.1 植物的結構和功能198
17.2 植物的生長和生殖203
18 物的營養(yǎng)209
18.1 植物對養(yǎng)分的吸收和運輸209
18.2 植物的營養(yǎng)與土壤213
19 物的調控系統(tǒng)218
19.1 植物激素218.
19.2 植物的生長響應和生物節(jié)律223
19.3 植物對植食動物和病菌的防御225
20 傳的基本規(guī)律228
20.1 遺傳的第一定律229
20.2 遺傳的第二定律23l
20.3 孟德爾定律的拓展235
20.4 遺傳的染色體基礎236
20.5 性染色體與性連鎖遺傳240
20.6遺傳的第三定律——連鎖交換定律244
20.7高等植物的細胞質遺傳248
21 因的分子生物學250
21.1 遺傳物質及其結構25l
21.2  DNA復制256
21.3 遺傳信息流是從DNA到RNA到蛋白質258
21.4 遺傳物質的改變265
22 因表達調控272
22.1 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是細胞特異性的基礎272
22.2 原核生物的基因表達調控273
22. 3真核生物的基因表達調控275
23 組DNA技術281
23.1 基因工程的相關技術282
23.2 基因工程主要的工具酶285
23. 3基因克隆的質粒載體287
23.4 重組DNA的基本步驟288
23.5 基因工程的應用及其成果簡介290
23.6遺傳工程的風險和倫理學問題292
24 類基因組294
24.1 人類基因組及其組成295
24.2 人類遺傳性疾病297
24.3 癌基因與惡性腫瘤299
24.4 人類基因組計劃302
25 爾文學說與微觀進化308
25.1 進化理論的創(chuàng)立:歷史和證據309
25.2 生物的微觀進化315
26 種形成322
26.1 物種概念322
26.2 物種形成的方式324
27 觀進化與系統(tǒng)發(fā)育330
27.1 研究宏觀進化依據的科學材料331
27.2 生物的宏觀進化333
27.3 生物的系統(tǒng)發(fā)育342
28 命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多樣性的進化346
28.1 生命的起源346
28.2 原核生物多樣性及其進化350
28.3 病毒355
28.4 原生生物多樣性及其進化357
29 物和真菌多樣性的進化363
29.1 植物可能由綠藻進化而來363
29.2 植物適應陸地生活的進化365
29.3 真菌的多樣性進化369
30 物多樣性的進化373
30.1 無脊椎動物的多樣性和進化373
30.2 脊索動物的多樣性和進化384
30.3 動物界的系統(tǒng)進化和地理分區(qū)391
31 類的進化395
31.1 人類與靈長目395
31.2 人類的進化過程399
32 物與環(huán)境408
32.1 環(huán)境與生態(tài)因子409
32.2 生物與非生物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409
33 群的結構、動態(tài)與數量調節(jié)412
33.1 種群的概念和特征412
33.2 種群的數量動態(tài)415
33.3 種群的數量調節(jié)419
34 落的結構、類型及演替421
34.1 群落的結構和主要類型421
34.2 群落內部物種之間的相互關系425
34.3 群落的演替及其實例427
35 態(tài)系統(tǒng)及其功能43tl
35.1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431
35.2 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物生產力433
35.3 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435
35.4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440
36 物的行為444
36.1 本能行為和學習行為445
36.2 動物行為的生理和遺傳基礎450
36.3 動物的防御行為和生殖行為452
36.4 動物的社群生活與通訊455
36.5 利他行為和行為節(jié)律460
參考文獻464
中英名詞索引469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