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沿途漫步的鏡子》的體例近似與林達的《帶一本書去巴黎》。作者在地理游歷文字中,評述了法國思想家伏爾泰、盧梭、馬爾羅和薩特等人的思想,找尋了現代中國與法國在文化歷史上蛛絲馬跡的關聯。司湯達說:“小說是一面沿途漫步的鏡子?!敝小扮R子”自然是既照到人,也照到已。并且主要還是照自己。《一面沿途漫步的鏡子》即是這樣一面起中介用的鏡子,可以帶著你在法國四處漫游。從伏爾泰到盧梭、從法國五月風暴到巴黎公社、從馬爾羅的戀情到拜倒在法西斯石榴裙下的作家、從一戰(zhàn)中國勞工的命運到巴金在法國留下的痕跡……地理的旅行之上,有時間的旅行之上,還有人文的旅行,人文的旅行之上,便是心靈的游蕩。那是不需要簽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