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傳記社會各界人物胡適口述自傳

胡適口述自傳

胡適口述自傳

定 價:¥22.00

作 者: 胡適口述;唐德剛譯注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唐德剛作品集
標 簽: 歷史人物

ISBN: 9787563355129 出版時間: 2005-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3cm 頁數(shù): 26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一般人對口述自傳的了解,大抵是從唐德剛這部《胡適口述自傳》開始的。這是唐德剛根據(jù)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口述歷史學部所公布的胡適口述回憶十六次正式錄音的英文稿,和唐德剛所保存并經(jīng)過胡氏手訂的殘稿,對照參考,綜合譯出的。這也是唐德剛在哥倫比亞大學與胡適親身交往,提著錄音機完成的一項傲人的“口述史傳工程”。在這里,胡適重點是對自己一生的學術(shù)作總結(jié)評價,而這評價反映出胡適晚年的思想與他中少年期的思想簡直沒有什么出入。唐德剛將其英文口述譯為中文后所作的注釋評論,卻是不可不讀的好文章。本書“傳”與“注”已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就學術(shù)價值和史料價值而言,注釋部分的分量,恐怕還在傳文之上。1970年代,海外史學界盛稱本書:“先看德剛,后看胡適?!?/div>

作者簡介

  胡適(1891~1962),字適之,安徽績溪人。學者。1910年留學美國,入康乃爾大學,后轉(zhuǎn)入哥倫比亞大學,從學于杜威,深受其實驗主義哲學的影響。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發(fā)表了《文字改良芻議》。1917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參加編輯《新青年》,并發(fā)表論文《歷史的文學觀念論》、《建設(shè)的文學革命論》,出版新詩集《嘗試集》,成為新文化運動中很有影響的人物。1919年發(fā)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主張改良主義。1920年離開《新青年》,后創(chuàng)辦《努力周報》。1923年與徐志摩等組織新月社。1924年與陳西瀅、王世杰等創(chuàng)辦《現(xiàn)代評論》周刊。1932年與丁文江等創(chuàng)辦《獨立評論》。1938年任國民政府駐美國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48年離開北平,后轉(zhuǎn)赴美國。1958年任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胡適一生有哲學、文學、史學、古典文學考證諸方面都有成就。著有《五十年來之中國文學》、《胡適文存》、《白話文學史》、《中國章回小說考證》等。1962年胡適在臺北病逝。

圖書目錄

寫在書前的譯后感
編譯說明
第一章 故鄉(xiāng)和家庭
  徽州人
  我的家族——績溪上莊胡氏
第一章 我的父親
  青年期的家難
  考試和書院教育
  吳大徽的知遇
  在臺灣任知州和統(tǒng)領(lǐng)
第三章 初到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學生生活
  與不同種族和不同信仰人士的接觸
  我對美國政治的興趣
  放棄農(nóng)科,轉(zhuǎn)習哲學
第四章 青年期的政治訓練
  公開講演的訓練
  學習議會程序
  對世界主義、和平主義和國際主義的信仰
第五章 哥倫比亞大學和杜威
  文科各系的教授陣容
  杜威和實驗主義
  實證思維術(shù)
第六章 青年期逐漸領(lǐng)悟的治學方法
  《詩三百篇言字解》
  《爾汝篇》和《吾我篇》
  論“??薄薄坝栐b”之學
第七章 文學革命的結(jié)胎時期
  革命的導火線
  孤獨的文學實驗大膽的革命宣言
第八章 從文學革命到文藝復興
  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
  文學革命的數(shù)種特征
  中國文藝復興的四重意義
第九章 “五四運動”——一場不幸的政治干擾
  陳獨秀入獄的經(jīng)過
  “科學”和“民主”的定義
  “問題”與“主義”之爭:我和馬克思主義者沖突的第一回合
第十章  從整理國故到研究和尚
  國學季刊發(fā)行宗旨
  我在干些什么
  研究神會和尚的始末
第十一章  從舊小說到新紅學
  第一部“整理過的本子”
  新紅學的誕生
第十二章  現(xiàn)代學術(shù)與個人收獲
  揭穿認真作假的和尚道士
  老子比孔子更“老”
  并不要打倒孔家店
  雙線文學的新觀念
  再談?wù)勚袊枷胧?br />   中古期的宗教
  駢體文有欠文明
  現(xiàn)代的中國文藝復興
附錄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