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時評》(首卷·2003年卷)自2004年6月問世以來,獲得了讀者不少的贊譽,更有一些大方之家提出了很好的改進建議。這無疑增強了我們繼續(xù)辦好《刑法時評》的信心。2004年度,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的學術事業(yè)又上新臺階,再添新碩果。本中心不僅成功地主辦(合辦)了首屆中韓刑法學學術會議、21世紀第三屆(總第九屆)日中刑事法學術研討會、中美刑法熱點問題研討會、第二屆韓中刑法學學術研討會、中英限制死刑適用范圍系列論壇、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疑難問題研討會、死刑核準權收回最高人民法院之展望專題學術研討會等十余次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協(xié)助中國法學會舉辦了第十七屆國際刑法學協(xié)會大會,開展了與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法國、荷蘭、韓國、日本、新加坡及我國港澳特別行政區(qū)、臺灣地區(qū)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學術交流活動,而且出版了包括《中國刑法案例與學理研究》(6卷本)、《當代新型犯罪比較研究》(10卷本)等在內的50余部學術著作,發(fā)表了130余篇學術論文;同時,本中心的專兼職研究人員及博士、碩士研究生還繼續(xù)積極關注刑事法治現(xiàn)實,在各種媒體上發(fā)表了上百篇的短論、評論、訪談,在社會各界產生了廣泛而良好的影響,并為進一步辦好《刑法時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缎谭〞r評》(2004年卷)收錄的80篇短文,系從本中心專職研究人員、部分兼職研究人員及博士、碩士研究生于2004年度在各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上發(fā)表的100多篇短論、訪談、評論性文章中精選出來的,其內容包括修憲與刑事法治的進步、刑法的調控范圍、犯罪行為的評價標準、罪刑法定原則的貫徹、刑法解釋、定罪與人格的關系、刑罰現(xiàn)代化、死刑的限制、財產刑的執(zhí)行、腐敗犯罪、懲治恐怖犯罪中的人權保障、網絡犯罪、社會信用的刑法保護、無被害人犯罪的非犯罪化、誘惑偵查引發(fā)的刑法問題、消費者權益的刑法保護、經濟犯罪的赦免、駐伊美軍虐囚事件與國際人權保護問題以及刑法適用中的其他問題,其涉及范圍基本上涵蓋了2004年度刑事法治領域中存在或新出現(xiàn)的各種重要問題。我們深知,刑事法治的建設決非一日之功,也不是任何一位智者、賢人或志士所能夠獨立承擔的,而有賴于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有識之士的倡導、推動和踐行,更要依仗全社會法治意識的覺醒與法治需求的萌生。因而我們期望,《刑法時評》能夠在國家刑事法治建設的基本國策的指引下,以其短小精悍之文、鏗鏘激昂之音,喚醒法治意識,催生法治需求,倡導法治理念,推動法治進步,踐行法治政策,為我國的刑事法治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