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輔大學教輔中醫(yī)哲學基礎

中醫(yī)哲學基礎

中醫(yī)哲學基礎

定 價:¥31.00

作 者: 張其成主編
出版社: 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
叢編項: 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yī)藥院校七年制規(guī)劃教材
標 簽: 中醫(yī)學

ISBN: 9787801565754 出版時間: 2004-10-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26cm 頁數(shù): 34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教材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思想,以科學性、先進性、啟發(fā)性、實用性為編寫原則。力求客觀地闡述中醫(yī)學的哲學范疇、哲學觀念和思維方式,力求反映當今中醫(yī)哲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力求為解決中醫(yī)理論、臨床、科研的重大問題提供理論武器和哲學指導,為中醫(yī)學的未來發(fā)展探明方向。本教材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中國哲學”,下篇為“中醫(yī)哲學”?!爸袊軐W”部分主要討論從先秦到清代的哲學,以介紹歷代重要哲學流派和哲學思想為主;“中醫(yī)哲學”主要討論中醫(yī)學的道論、氣-陰陽-五行論、生命觀、思維方法,并比較了中西醫(yī)學哲學的異同。其中生命觀包括了疾病觀、診療觀,這是因為中醫(yī)學的生理(平)、病理(?。?、診斷(診)、治療(治)是密不可分的。在撰寫時,我們注重吸收新的觀點,采用新的方法,盡量避免簡單套用西方哲學和科學哲學(醫(yī)學哲學)的觀點和方法。尤其在撰寫下篇時,主要從中醫(yī)學原有的概念范疇出發(fā),從哲學角度探討中醫(yī)學一般理論問題,探討中醫(yī)學與中國哲學的關系,探討中醫(yī)學的哲學內涵與思維方法,因而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突出了中醫(yī)學是一門以“木”載“道”的學問。

作者簡介

暫缺《中醫(yī)哲學基礎》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論
上篇 中國哲學
 第一章 先秦哲學
  第一節(jié) 原始宗教與神話傳說
   一、原始宗教
   二、神話傳說
  第二節(jié) 《周易》
   一、《周易》的構成與性質
   二、《周易》古經(jīng)
   三、《周易》大傳
  第三節(jié) 陰陽五行
   一、陰陽
   二、五行
   三、“和同”思想與陰陽五行
  第四節(jié) 儒家
   一、孔子以“仁”為核心的哲學思想
   二、孟子“人性善”為核心的哲學思想
   三、荀子以“禮”為核心的哲學思想
  第五節(jié) 道家
   一、老子以“道”為本的哲學思想
   二、莊子相對主義為特征的哲學思想
  第六節(jié) 墨家與名家
   一、墨家
   二、名家
  第七節(jié) 陰陽家與雜家
   一、陰陽家
   二、雜家
  第八節(jié) 法家與兵家
   一、法家
   二、兵家
 第二章 兩漢哲學
  第一節(jié) 黃老哲學與《淮南子》
   一、漢初黃老之學
   二、《淮南子》的哲學思想
  第二節(jié) 董仲舒的儒家經(jīng)學哲學
   一、天人感應的神學目的論
   二、“天不變道亦不變”的社會觀
   三、“三統(tǒng)論”的歷史觀
   四、“性三品說”的人性論
  第三節(jié) 今文經(jīng)學與古文經(jīng)學
   一、今文經(jīng)學與古文經(jīng)學的斗爭
   二、讖緯之學的興盛
   三、神學經(jīng)學的權威——《白虎通義》
  第四節(jié) 王充的天道自然哲學
   一、“天地合氣,萬物自生”的自然觀
   二、“學而知之”的認識論
  第五節(jié) 早期道教
……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哲學
第四章 隋唐五代學
第五章 宋明哲學
第六章 清代哲學
下篇 中醫(yī)哲學
第七章 道論
第八章 氣-陰陽-五行論
第九章 生命觀
第十章 思維方法
第十一章 中西醫(yī)哲學比較
附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