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化學工業(yè)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新進展

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新進展

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新進展

定 價:¥75.00

作 者: 張立德,解思深主編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納米技術

ISBN: 9787502563554 出版時間: 2005-03-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68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系統(tǒng)總結了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973項目)“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承擔單位有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化學研究所、金屬研究所,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南京大學。全書共10章,重點介紹了從1999年10月到2004年8月中國科學家在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前沿領域取得的新成果。涉及的領域有納米碳管及準一維納米材料的制備科學;納米結構陣列體系的設計與合成;仿生納米界面材料;納米功能材料;金屬和陶瓷體材料的奇特物性及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的若干理論問題等?!都{米材料和納米結構》集中反映了該項目在納米材料可控生長動力學、奇特物性的起因、納米空間物質(zhì)和能量傳輸?shù)男乱?guī)律以及納米結構穩(wěn)定性等研究工作的新進展。報道了在納米材料制備技術、新方法的建立、納米結構構筑技術及原理型納米器件的設計等方面所取得的創(chuàng)新性成果。研究水平進入國際前列?!都{米材料和納米結構》的出版對我國納米材料的深入研究和產(chǎn)業(yè)化有指導意義?!都{米材料和納米結構》可供納米材料領域的研究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企業(yè)家閱讀,也可供大專院校材料系、物理系等相關專業(yè)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師參考。

作者簡介

  張立德,1939年2月2日出生,1964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1968年畢業(yè)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碩士學位。1987年起從事納米技術研究,是我國最早研究納米的科學家之一。主要研究凝聚態(tài)物理、納米材料。他創(chuàng)建了中科院固體新納米材料與納米材料研究室和納米材料應用發(fā)展中心,現(xiàn)為國家納米科技指導協(xié)調(diào)委員會委員和技術專家、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規(guī)劃項目(973)“納米材料和納米機構”首席科學家、中國顆粒學會理事、超微粒子專業(yè)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納米科技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材料學會理事。發(fā)表SCI收論文300余篇;獲發(fā)明專利13項,已經(jīng)實施四項;獲國家及省部級獎勵六項;已出版專著4部、編著3部,共培養(yǎng)博士生30余名.并撰寫了納米材料專著《納米材料學》、《材料新星——納米材料》,申請專利12項,發(fā)表學術論文200余篇?,F(xiàn)為國家納米科技指導協(xié)調(diào)委員會委員和技術專家、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規(guī)劃項目(973)“納米材料和納米機構”首席科學家、中國顆粒學會理事、超微粒子專業(yè)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納米科技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材料學會理事。發(fā)表SCI收論文300余篇;獲發(fā)明專利13項,已經(jīng)實施四項;獲國家及省部級獎勵六項;已出版專著4部、編著3部,共培養(yǎng)博士生30余名.獲獎成果有:一、晶粒間界內(nèi)耗新進展,獲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二、低能位錯組態(tài)電鏡觀察,獲中科院自然科學三等獎。

圖書目錄

第1章納米科技導論1
11納米沖擊波在世界產(chǎn)生的影響1
12納米技術的潛力和影響2
13納米技術的推動力3
14納米技術對各個領域的影響4
15納米學科領域的拓展7

第2章碳納米管的制備.表征和性能12
21多壁碳納米管的可控制合成--小直徑碳納米管.連續(xù)碳納米管線12
211小直徑碳納米管12
212多壁碳納米管陣列的可控制合成20
22單壁.雙壁納米碳管的可控制合成30
221單壁納米碳管的可控制合成30
222雙壁碳納米管的浮動催化法制備40
23高溫溶劑熱合成碳納米材料51
231高溫溶劑熱合成碳納米管51
232碳空心球及無定形碳球的合成57
233碳空心錐制備與表征58
24單壁.雙壁碳納米管的共振拉曼散射研究60
241雙壁碳納米管的共振拉曼光譜60
242取向單層碳納米管列陣的偏振拉曼光譜研究67
25納米管的生長.缺陷結構和物理特性的分子動力學模擬和第一原理計算69
251單壁碳納米管的自組裝生長的分子動力學模擬69
252碳納米管上缺陷組裝機理的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70
253碳納米管的彈性和強度72
254單壁碳納米管儲氫性能的理論研究74
255束縛于碳納米管中的氫分子凝聚和相變76
256含氮碳納米管的幾何構型和電子結構的第一原理計算77
257III-V化合物管狀結構及其電子結構的理論探索79
258甲烷與碳納米管的碰撞反應研究80
259束縛于納米空間的原子.分子碰撞反應動力學研究81
26碳納米管的性質(zhì)研究和應用83
261碳納米管束的拉伸性質(zhì)研究84
262單根多壁碳納米管的徑向壓縮性質(zhì)的研究86
263多層碳納米管的熱學性質(zhì)研究88
264多層碳納米管的電輸運性質(zhì)研究90
265多層碳納米管在高壓下的行為93
266碳納米管的場發(fā)射性質(zhì)及其顯示應用97
267碳納米管的應用103
參考文獻105

第3章納米線和納米帶113
31納米線的氣相合成和表征113
311氣相法生長納米線的機理113
312元素納米線114
313二元化合物納米線116
314多元化合物納米線121
32同軸納米電纜的合成與表征124
321激光燒蝕法合成同軸納米電纜125
322溶膠-凝膠與碳熱還原及蒸發(fā)-凝聚法合成同軸納米電纜126
323化學氣相沉積法合成同軸納米電纜126
33納米帶的合成與表征129
331元素納米帶129
332二元化合物納米帶130
333多元化合物納米帶133
34納米線和納米帶的光學特性136
341本征發(fā)光137
342非本征發(fā)光138
35納米線和納米帶的輸運特性141
351量子擴散區(qū)的輸運現(xiàn)象142
352彈道區(qū)電子輸運144
36納米線和納米帶的熱學特性151
361熱膨脹的基本理論和測量151
362納米顆粒熱膨脹和熔點研究154
363納米線和納米帶的結構相變和熱膨脹特性155
37納米線和納米帶的譜學特性159
371拉曼光譜和紅外光譜159
372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161
373電子能量損失譜(EELS)163
374電子順磁共振(EPR)163
375小結164
參考文獻165

第4章納米結構和納米陣列171
41氧化鋁模板的制備技術172
411氧化鋁模板的制備172
412氧化鋁模板的結構與表征174
413氧化鋁模板有序通道陣列形成機理的探索174
42大面積有序孔洞材料的制備176
421滴涂法177
422旋涂法178
423垂直提拉法178
43有序納米陣列的合成與表征179
431基于氧化鋁模板合成的有序納米陣列179
432基于二維膠體晶體模板合成的有序納米陣列199
44納米顆粒與自組裝202
45納米陣列的輸運特性207
46納米陣列的光學特性211
461光致發(fā)光211
462光吸收216
463光偏振219
47納米陣列的磁學特性222
48納米陣列的譜學特性229
481拉曼散射光譜229
482能量損失譜231
483X光電子能譜232
484電子順磁共振譜233
參考文獻234

第5章納米多孔材料的制備技術241
51介孔材料及其分類241
52介孔復合體及組裝技術243
53介孔材料的評價技術244
531滯后圈與孔形狀結構245
532孔徑分布的計算246
54介孔組裝體系的制備技術及性質(zhì)研究247
55干凝膠及氣凝膠制備技術251
56MCM-41有序介孔材料制備技術253
561MCM-41介孔分子篩的發(fā)展歷史253
562MCM-41的基本含義,結構和組成254
563MCM-41的合成方法255
564MCM-41的形成機理256
565MCM-41的結構表征258
566介孔分子篩MCM-41的一些優(yōu)異性質(zhì)及其用途260
567MCM-41介孔組裝體的研究現(xiàn)狀260
參考文獻260
第6章納米界面與薄膜263
61二元協(xié)同納米界面材料的設計原理263
62超疏水納米界面材料的合成與表征--從自然到仿生的超疏水納米界面材料265
621植物葉表面的疏水性266
622納米結構產(chǎn)生高接觸角267
623外場刺激下的超親水-超疏水可逆開關269
624納米結構與微米結構結合產(chǎn)生低滾動角270
625表面微米結構的排列影響滾動各向異性272
63顆粒膜的合成與表征273
631顆粒膜的制備273
632顆粒膜的表征276
64顆粒膜的磁學特性279
641顆粒體系中的靜磁特性279
642顆粒膜中的輸運特性283
65顆粒膜的巨磁電阻效應285
651金屬-金屬型顆粒膜的巨磁電阻效應285
652金屬-絕緣體型顆粒膜的磁電阻效應291
66納米磁性薄膜的霍爾效應研究295
661M-I型顆粒膜的巨霍爾效應研究297
662M-M型顆粒膜的巨霍爾效應的研究301
67顆粒膜的磁光效應303
671Fe-SiO2顆粒膜的磁光效應303
672Co-Ag顆粒膜的磁光效應304
673Fe-Si合金薄膜的磁光效應304
68納米磁性薄膜的應用306
681高密度讀出磁頭306
682磁電阻效應傳感器308
683磁隨機存儲器310
684自旋晶體管311
參考文獻312

第7章納米金屬體材料316
71納米金屬體材料制備和表征316
711納米金屬體材料的制備317
712納米金屬體材料的結構及其表征320
72納米金屬的力學性質(zhì)327
721強度327
722塑性330
723彈性模量332
724應變強化332
725超塑性333
726蠕變334
73納米金屬的熱穩(wěn)定性334
74納米晶軟磁材料制備與性質(zhì)342
741納米晶材料中組元對磁性的影響343
742退火處理中降溫速率對磁性的影響345
743納米晶表面應力場及晶粒內(nèi)位錯的穩(wěn)定性345
744納米晶條帶的表面改性346
745納米晶中的馬氏體轉變348
746納米晶軟磁條帶磁化過程中的弛豫349
747磁化機制與晶粒尺寸的關系350
748小結350
75納米復合稀土永磁材料351
751納米復合NdFeB永磁體中非晶相對交換耦合作用的影響352
752Dy元素對富B體系納米復合NdFeB的熱行為和磁性能的影響以及該體
系工藝參數(shù)的制定353
753元素添加對磁性能的改善353
76納米晶磁制冷材料354
761磁制冷概念及國內(nèi)外研究概況354
762納米晶磁制冷材料355
參考文獻357

第8章納米陶瓷與納米復相陶瓷364
81ZnO納米陶瓷365
811沉淀法制備ZnO納米粉體365
812ZnO納米陶瓷的燒結與性能366
813ZnO納米陶瓷的電學性能368
82SiC-Al2O3納米復相陶瓷369
821SiC-Al2O3納米復合粉體的制備369
822SPS燒結SiC-Al2O3納米復相陶瓷的制備與力學性能370
83Al2O3-ZrO2(3Y)-SiC納米復相陶瓷372
831Al2O3-ZrO2(3Y)-SiC納米復合粉體的制備與表征372
832Al2O3-ZrO2(3Y)-SiC燒結體的制備與顯微結構觀察373
833Al2O3-ZrO2(3Y)-SiC納米復相陶瓷的力學性能376
84ZTA/LaAl11O18納米復相陶瓷377
841ZTA/LaAl11O18納米復相陶瓷的制備377
842ZTA/LaAl11O18納米復相陶瓷的顯微結構與力學性能研究378
85TiN-Al2O3.TiN-Si3N4納米復相導電陶瓷381
851TiN-Al2O3.TiN-Si3N4納米復相陶瓷的制備381
852TiN-Al2O3.TiN-Si3N4納米復相陶瓷的表征與導電性能研究381
86CNTs-Al2O3納米復相陶瓷385
861碳納米管在水性介質(zhì)中的分散386
862CNTs-Al2O3納米復合粉體的制備387
863CNTs/Al2O3納米復相陶瓷的制備及力學性能388
87CNTs-HAp納米復相陶瓷390
871原位沉積法制備CNTs-HAp納米復合粉體391
872熱壓燒結制備CNTs-HAp納米復相陶瓷392
參考文獻394

第9章納米材料化學制備的新技術.新方法研究395
91溶劑熱合成氮.硼.碳.磷等化合物的納米材料396
911碘輸運溶劑熱制備六方相和巖鹽相GaN396
912HPN2和BN納米管與納米空心球的合成397
913還原-碳化法制備SiC納米線400
914用碳納米管為原料合成TiC空心球400
915α-Si3N4納米晶的低溫制備401
92納米材料的溶劑熱.水熱合成機理研究402
921乙二胺.單胺配體溶劑熱合成硫族化合物納米材料402
922In2O3和MnS介穩(wěn)相納米材料的溶劑熱合成405
923Te.硫化物及氧化物納米材料的水熱合成及形成機制407
924表面活性劑對Ni和Te的形狀控制412
93復合溶劑熱體系中納米材料的合成414
931利用丙三醇-水為溶劑制備了Bi2S3納米帶和Cu納米線414
932原位-前驅物模板-界面反應路線制備納米空球416
933以乙二胺-水為復合溶劑合成了規(guī)則幾何形狀的PbS閉合納米線417
9341-DTe納米結構的控制合成418
94納米材料制備新方法研究419
941γ射線輻照法合成納米材料419
942微波輔助制備納米材料421
943多元醇回流法合成納米材料422
944熔鹽法制備納米材料423
945超聲輔助制備納米材料423
946室溫條件下合成納米材料423
參考文獻424

第10章納米體系的若干理論問題研究426
101表面納米結構的生長與穩(wěn)定性理論426
1011引言426
1012表面活性劑參與的異質(zhì)原子島生長的反應形核理論426
1013表面三維原子島的退化機理427
1014CO分子對Pt原子島形狀的控制機理427
1015實際納米結構生長的相場模型428
1016小結429
102自旋電子學材料的第一原理研究與設計429
1021引言429
1022方法與參數(shù)430
1023閃鋅礦過渡金屬化合物430
1024纖鋅礦結構的半金屬鐵磁體432
1025小結433
103納米結構的量子性質(zhì)及其相關效應433
1031引言433
1032量子尺寸效應434
1033庫侖阻塞效應435
1034Fano效應437
1035Kondo效應439
104團簇及團簇催化性質(zhì)440
1041引言440
1042團簇結構440
1043團簇的催化及氧化性質(zhì)442
1044構造新的團簇組分和結構來設計新的高效催化劑446
105準二維體系中的d-波超導電性449
1051引言449
1052準二維Hubbard模型中的超導相變450
1053有關計算方法451
1054小結451
參考文獻452

結束語454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