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1996—1997年間在倫敦舉行的六次國際研討會的產(chǎn)物。會議的主題是探究在歐洲范圍內(nèi)國家與大學關系的變革。編者感謝經(jīng)濟和社會研究協(xié)會的資助,他們的資助使七個國家(奧地利、法國、德國、芬蘭、挪威、瑞典和英國)的高等教育研究者和其他學者,包括被國家吸收進中介機構的成員、大學的領導者、大學高級管理層的成員、學術利益團體的成員、政策制定者和媒體的代表聚在一起成為可能。這些研討會計劃的制定和組織工作是由開放大學質量支持中心的約翰·布瑞蘭、布瑞達·里特(代替了Peter de Vries)和布羅內(nèi)爾以及大學公共政策與實踐評估中心的默里斯·庫根、瑪麗·亨克爾完成的。這些研討不僅為從國家、專業(yè)、制度和學科觀點等領域分析國家與高等教育的關系以及收集七個國家的現(xiàn)實資料提供了機會,也為以不同方式影響國家與高等教育關系的人交換認識和觀點提供了機會。編者感謝質量支持中心迪納·帕克的巨大幫助,他使研討會的論文成形并得以出版。另外,本書第十章的部分闡述內(nèi)容源自《觀察》雜志中一篇文章的一部分,能夠出現(xiàn)在這里得到了泰勒和法朗西斯小組的許可;第十一章最初發(fā)表于《高等教育管理》第10卷第2期,這次出版得到了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的許可;第三章曾發(fā)表于《歐洲教育雜志》,對于他們同意再版的好意,編者表示感謝。在這本書里,我們還參考了由英國的羅·迪爾瑞先生主持的評論,現(xiàn)在他已是迪爾瑞勛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