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智慧書”、“修養(yǎng)書”,也是一部“鑄造偉人”、“鑄造英雄”、“鑄造領袖”、“鑄造圣人”的書。其所引述古人昭示做人做事之原理原則,全是從千萬卷名書圣典中錄出來。敲骨存髓,取精擷華,并予以融會之,貫通之,系統(tǒng)之,條理之。以道為體,以術為用;以理為經,以事為證;以人為則,以言為訓;以德為本,以藝為末。紛衍為萬,合則為一。昔孟子有言:“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圣之事也?!北緯菏汲航K,無不在條理之中,亦即所以盡智與圣之事于萬一也。本書內容,計包括修養(yǎng)學、領袖學、御人學、謀略學、處世學等五部分。整個說來,乃是一部研究具有歷史性之世界偉人成功秘訣的書。所謂秘訣,亦即為世人所公認之原理原則;故書中所輯錄古人言,無不“一字可為天下法,片言足為萬世師”;循之則成,違之則敗者。寓神奇于平淡,揭玄秘于尋常,致博大于精微,極高明于中庸。以之內修則內圣,以之外治則外王,以之對人則人服,以之臨事則事理;本末兼賅,體用無遺,切不可以老生常談視之也。本書所衍述先圣心傳之道,體周用宏,旨意深微。故不僅是一部只供閱讀瀏覽的書,而是一部可供參究、揣摩、躬行實踐的書。不精讀熟讀,不詳參細究,不全神揣摩,不躬行實踐,無益也。其中有為老生常談者,有為高明至極者;有為平易淺顯者,有為玄奧難窮者。就其理與道言,則圓通無礙;就其術與用言,則變化無窮;如圜之無端,莫知其始,莫知其終。默而識之,神而明之,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不宏通豈可以言融會,不深入豈可以言了悟,不徹達豈可以言肆用。本書是一部原理原則書,故凡所列舉古人之金言與行事,概以可為天下后世師法者為準繩。既不以人廢言,亦不以言廢人;既不以人廢事,亦不以事廢人。標偏以概全,因分而識類。分之則各篇各節(jié),各為各義,獨立而不倚;合之則互為條貫,互相發(fā)揮,渾然而天成。分看雖可得其獨義,然究不如合看之可得其全義也。本書是一部圣賢君子與英雄豪杰等、超凡蓋世之偉人的“典型書”、“標準書”、“尺度書”。因為是“典型書”,故以此為楷式即可鑄造偉人、英雄、圣人。因為是“標準書”,故凡人之一言一舉一動,甚至心意之微,均以此為準繩。因為是“尺度書”,故無論修己、待人、蒞事、接物與處世,均可本此尺度去衡量自己之一切行為。凡合于此尺度者,即合于標準,合于標準者,即合于典型。所謂“典型”,非不二于古人之謂;爾為爾,我為我,彼為彼,此則截然不同者。千載之上有圣人,有英雄,千載之下有圣人,有英雄,其為圣人與英雄則一,而其所成就者則各自有別。天生堯、舜、孔、老、釋迦、耶穌于千載之上,不能再生堯、舜、孔、老、釋迦、耶穌于千載之后;然后世之等于堯、舜、孔、老、釋迦、耶穌者,其均為圣人,則同然也。本此以修,即可類而無以異也。本書共分五大篇:《修養(yǎng)原理篇》,圣之事也;其所言持己做人之道,全為內圣之學。《領袖道術篇》,仁之事也;其所言用人治世之道,全為外王之學?!队嗣卦E篇》及《謀略原理篇》,智之事也;其所言權謀術略之道,全為外王學之大機大用。其中所引述材料,不少系從可稱為“千古不傳秘典,萬世不朽奇書”之孤本古籍中,采摘而來,其為道也,機變無窮,鬼神莫測,與第二篇同其功用?!短幨涝砥?,哲之事也;其所言處世住世之道,全為明哲保身之學。其中卷舒自如,進退兩全,所以輔前四篇之不足也。人能修之,則圣、哲、仁、智四者全備于我,其人格精神不與天地同流,日月爭光,宇宙同存者,未之有也。本書與坊間一般修養(yǎng)書、成功術書,有大異其趣者在。即本書旨要,澈始澈終以成就一個頂天立地之第一等圣賢豪杰為大本、大用,絲毫不涉及小術、小用、小藝、小技之修為,一開始即教人從最上一乘入手。立其大者,則小者不立而自立矣;舉其上乘,則中下二乘自兼舉而兼得之矣。人生不只是以穿衣吃飯、生兒育女為能事,若如此,則禽獸亦無不能之也。做人一生,總須思如何才有以異于禽獸處,方為允當;故本書持論,概是從最大處、最遠處、最高明處與最上乘處入手。本書以揭示中國文化人生修養(yǎng)的原理原則為經,以具有歷史性世界偉人成功的史實為緯;而予以綜合貫通之,系統(tǒng)修理之;依此原則,則是對人對事與安身立命的修養(yǎng)典范,而且父可以之教子,兄可以之教弟,上級可以之教下級,朋友可以之互相砥礪。也是一部必須隨時參究揣摩,身體力行的書,是一部由青年到老年,皆可一生受用無窮的書。全書廣征博引,取材豐富,并有不少罕見的珍貴資料。在傳統(tǒng)文化宏揚呈缺失狀態(tài)的今天,顯然是一部讀古鑒今、學習為人處事、青年勵志、大眾創(chuàng)業(yè)的經典教材,是一本值得閱讀和收藏、讓人終身受益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