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莊,出生于1918年7月1日,河北省徐水縣人。他一生從事新聞工作,是中國共產黨培養(yǎng)教育的老一代新聞工作者。李莊于抗戰(zhàn)初期在太行山參加革命,是黨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在朝鮮戰(zhàn)爭期間,深入到朝鮮半島南部采訪,是中國新聞工作者抗美援朝戰(zhàn)地采訪第一人。歷任人民日報社總編室主任、副總編輯、總編輯。2006年3月3日15時54分因病逝世,享年88歲。李莊同志是人民日報社的老領導,是黨的新聞戰(zhàn)線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他年輕時即投身革命,長期從事黨的新聞宣傳工作,從1946年參與創(chuàng)建《人民日報》時起,就扎根人民日報近六十年,將火熱的年華全部奉獻給了人民日報,奉獻給了光榮而神圣的黨的新聞宣傳事業(yè)。在長期的新聞宣傳工作中,李莊同志既善于用“紅筆”,修改審定稿件,積累了豐富的新聞宣傳工作領導經驗;又長于用“藍筆”,自己動手寫文章,創(chuàng)作了大量膾炙人口、影響巨大的作品。即使從人民日報總編輯崗位上離休之后,他仍然筆耕不輟,不斷有新的作品問世。將李莊同志長期以來的重要作品收錄整理出版,使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能夠給廣大新聞工作者以指導、借鑒和啟發(fā),是一件富有意義的事情?!独钋f文集》是一部沉甸甸的文集。文集中作品的時間跨度之長,所歷所聞之豐富,思想分量之厚重,語言運用之精當,都是不多見的。這是一位黨的新聞老戰(zhàn)士一生心血的結晶,也從一個方面記錄了我們黨的新聞工作不平凡的發(fā)展歷程?!独钋f文集》中的作品,按題材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新聞作品編”、“散文論文編”和“回憶錄編(上、下)”?!靶侣勛髌肪帯闭宫F給讀者的是一幅幅生動難忘的歷史畫面。從抗日戰(zhàn)爭時期寫作的“在保衛(wèi)大武漢的緊急聲中紀念魯迅先生”到解放戰(zhàn)爭時期發(fā)表的“為七百萬人民請命”,從解放初期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中國人民政協第一屆會議特寫”到抗美援朝時期采寫的“被人們歡呼‘萬歲’的部隊”、“戰(zhàn)斗十日”等等,都是主題鮮明、內容重大、語言生動、影響深遠的名篇。今日讀來,仍然令人心潮起伏,像是被帶回到一個個或熱烈、或緊張、或振奮、或憂患的歷史場景?!靶侣勛髌肪帯敝械淖髌罚际亲髡咴谄D苦卓絕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在中國歷史發(fā)展的重大關頭,用飽蘸激情的筆,對黨和人民的奮斗歷程所作的真實、生動的記錄,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光輝形象和崇高品質,展現出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作品也充分體現了作者鮮明的立場,敏銳的筆觸,駕馭題材和運用語言的高超能力,為廣大新聞工作者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新聞寫作范例。圍繞如何辦報,如何做好編輯、記者工作的主題,作者在長期的新聞宣傳工作實踐中,從多個角度進行了思考和總結。這一主題的文章收錄在“散文論文編”中,如“黨報傳統與新聞改革”、“關鍵在于少而精”、“向青年編輯建議”、“入門不難,提高不易——我從事新聞工作的一點體會”等等。此部分收錄的文章觀點明晰,論述有力,態(tài)度誠懇,言辭平實,很有啟發(fā)性,富有說服力。閱讀這些文章,既能感受到作者勇于堅持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堅持正確的導向,珍惜新聞工作的優(yōu)良傳統,又能感覺到作者思想解放,實事求是,善于與讀者進行思想上的交流、觀點上的辨析、業(yè)務上的探討。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散文論文編”是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盎貞涗浘帲ㄉ?、下)”收入的是作者對他從青年時期就投身的、幾十年來親身經歷的新聞宣傳工作的記錄和思考。在這一部分,讀者能夠比較清晰地看到作者投身革命、投身黨的新聞宣傳事業(yè)的工作軌跡。當閱讀著一篇篇作者在從事編輯記者工作中、在辦報中遇到的各式困難或問題,所經歷的各種事件或故事,所引發(fā)的多種思考和啟示時——讀者將更多地了解作者的人生歷程和高風亮節(jié),更多地體會到黨的新聞宣傳工作的光榮傳統和寶貴經驗。毫無疑義,這將有助于提高新聞工作者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激勵他們永遠忠誠于黨的新聞事業(yè),胸懷理想,堅定信仰,為黨的新聞事業(yè)不懈奮斗。吾聞夫:有非常之時勢,必有非常之人物;有非常之人物,乃有非常之文章。證之近代華夏報史,其言信然。溯自鴉片戰(zhàn)爭以降,國運衰微,人心思變,報業(yè)遂因時而興。于焉嵚崎卓犖之士,風起云涌,燦若群星。其前,有王韜、梁啟超、章太炎、邵飄萍、瞿秋白、張季鸞、鄒韜奮等為之先驅,懷救國憂民之心,挾橫掃千軍之筆,雄辭偉論,振聾發(fā)聵。其后,有范長江、胡喬木、惲逸群、鄧拓、吳冷西、喬冠華、劉白羽、華山、穆青等為之后繼,崛起于寇深禍亟、民族危亡之際?;蝰Y騁于抗日救國、民族解放之疆場,或縱橫于環(huán)境險惡、血雨腥風之敵后,鐵骨貞懷,不愧一代英杰。至若亂世能橫戈立馬,以筆代槍;盛世能夙興夜寐,殫精竭慮,以其文、其聲感召萬眾者,不可勝計,其間卓然特立者,人民日報原總編輯李莊等前輩是也。公少懷大志,敏悟好學,且虛懷若谷,恂恂然有古君子之風。丁丑事變,華北淪陷,半壁江山淪于水深火熱之中。公奮起投筆從戎,隨我軍轉戰(zhàn)太行,為戰(zhàn)地記者中倚馬之才。定鼎之初,朝戰(zhàn)爆發(fā),公領命前方,不避艱危,為率團入朝采訪第一人,出生入死,佳作迭出而名噪一時。公傾力參與《人民日報》之創(chuàng)建、興革、發(fā)展,凡半世紀,建樹卓著,道德文章皆為世所重。尤可貴者,數十年間雖事務冗繁,猶筆耕不輟,常殷殷告誡后學曰:吾輩勿忘終身紅藍兩筆并用。即離休之后,猶每日黎明即起,俯仰平生,心追手錄,時有警世之作,未嘗有一日閑居,其勤奮過人有如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