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次溪(1909-1968),名江裁,廣東東莞人。出身名門,與齊白石兩代世交,又是白石老人入門弟子,以研究北京和北京民俗而著稱。作者自1933年為白石老人編寫的“自述”稿,是本書的雛形。本書中1948年前部分,基于“自述”;1949年以后,則根據(jù)記憶及其他材料補記。本書基本以編年形式,從自身與齊白石的交往出發(fā),記錄下一代大師的藝術人生,既反映出齊白石精湛技藝的深化過程,又恰當傳達出齊白石對生命、人生的熱愛之情。第一手資料的大量呈現(xiàn),為研究者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參考;而力圖使“傳主”血肉豐滿的誠摯敘述、樸實無華的敘述語言,又使本書充滿鄉(xiāng)土的氣味。本書使用的是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年4月版。齊白石的一生,可以說是與勤儉相始終。他一輩子持家和律己,處處不忘“勤儉”兩字,他的生活,是樸素而嚴肅,絲毫治有過去封建士大夫和資產階級藝術家那樣奢侈、流漫、蔬懶、身廢等種種的壞習慣。他每天起床很早,夏天,清晨四點來鐘就起來了,冬天,也不過六點鐘。無論冬夏,他起自總在天剛放亮,晨曦未上的時候。晚上入睡,關東多在九點鐘前后,除了身體不適臥床患病,和偶或在外看戲應酬以外,從沒有晚起晚睡的一天。他作畫是每天的日課,向來沒曾間斷過,從早晨到夜晚,不是默坐構思,就是伏案揮毫,嘗有試句道:“未能老懶與人齊,晨起揮毫到日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