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shù)自然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中國天學史

中國天學史

中國天學史

定 價:¥29.00

作 者: 江曉原,鈕衛(wèi)星著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專題史系列叢書 第二批
標 簽: 氣象學

ISBN: 9787208056572 出版時間: 2005-08-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1cm 頁數(shù): 36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研究和闡說中國天學起源、發(fā)展及在近代東西文化交流中變革歷史的專題著作。全書綜述了我國自上古至明末的天學史跡;分述了歷代天學機構(gòu)、運作、星占學、成就、天學儀器與典藉、天學家、宇宙論與天學思想、文化功能及性質(zhì)、中外交流以及歐洲天文學大舉入華之向的中國天學和近代中國天文學事業(yè);總結(jié)了中國天學對華夏文明的歷史貢獻;探討了中國天學在世界天學史上的地位等。

作者簡介

  江曉原,男,1955年生。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系主任、教授、博士導師。中國科學技術(shù)史學會副理事長?!拔母铩爸惺ド细咧械臋?quán)利,初中畢業(yè)后在紡織廠當了六年電工。自幼好古成癖,特別迷戀于古代歷史和中國古典文學?;謴透呖己笠缘谝恢驹缚既肽暇┐髮W天文系天體物理專業(yè)(因為感到理科的知識自學起來不像文科那樣容易),1982年畢業(yè)后又考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讀了六年科學史研究生,1988年成為中國第一個天文學史專業(yè)的博士。自此一直在文科和理科的交界處行走。曾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工作15年,1994年中國科學院特批晉升研究員,次年成為博士導師。長期領導著國內(nèi)唯一的天文學史研究組。1999年春調(diào)入上海交通大學,出任中國第一個科學史系之首任系主任。已在海內(nèi)外出版專著《天學真原》等16部,在英、美、德...作者作品:·《天學外史》·《天文西學東漸集》·《中國天學史》·《人之上升·科學讀本》·《回天——武王伐紂與天文歷史年代學》

圖書目錄

前言
緒論
一 上古中國天學之遺跡
二 中國天學之起源問題
三 從春秋至兩漢
四 魏晉南北朝
五 隋唐
六 宋遼金元至明末
第一章 專職天學機構(gòu)
第一節(jié) 皇家壟斷之傳統(tǒng)
一 唯有皇家能設置天學機構(gòu)
二 民間天學機構(gòu):非法與例外
第二節(jié) 品級與規(guī)模
一 名稱與品級的沿革
二 品級與實際作用之間的不相稱
三 規(guī)模
四 地方附屬人員
第三節(jié) 工作人員之來源及培訓
一 深通天學之重臣
二 世襲的天學官員
三 從社會上招集
四 培訓
第二章 天學之運作
第一節(jié) 天象之觀測
一 恒星測定
二 日月交蝕及掩星
三 行星天象
四 異常天象:彗星、新星、流星、太陽黑子
第二節(jié) 記錄、報告及文獻保存
一 原始觀測記錄
二 向天子報告之內(nèi)容、場合及作用
三 文獻保存
第三節(jié) 儀器之研制及管理
一 皇家主持的儀器研制
二 儀器之操作及管理
第四節(jié) 歷書之編算、印制及頒發(fā)
一 歷書之文化功能:禁忌與社會生活
二 歷書之政治意義
三 歷書之編算與印制
四 向全國及周邊諸國頒發(fā)歷書
第三章 星占學
第四章 歷法:中國古代數(shù)理天文學之成就
第五章 天文儀器與典籍
第六章 天學家
第七章 宇宙論與天學思想
第八章 天學之文化功能及性質(zhì)
第九章 天學之中外交流
第十章 歐洲天學大舉入華之后的中國天學
第十一章 近代中國天文學事業(yè)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