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眼科學是介于眼科學和神經病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其范疇涵蓋于眼科學和神經病學兩方面的知識,近年來有趨向發(fā)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臨床醫(yī)生基礎訓練的必修課程之一。國外神經眼科學專著甚多,以Miller等編寫Walsh and hoyt的臨床神經眼科學4大卷為最著,國內目前這方面專著較少。本書主編著名神經眼科專家王鴻啟教授從事神經眼科的臨床、教學與科研工作40余年,深感這門邊緣科學的重要性。他撰寫本書是從視器神經的臨床解剖學和胚胎學開始,系統地論述了神經眼科的檢查、診斷和治療,共16章。全書有50多萬字,插圖100余幅,插圖放于各章節(jié)文中,便于讀者圖文對照以利于理解。神經眼科學的知識因其介于兩科之間,所以頗具有特殊性。一般眼科和神經科醫(yī)生對此知之不多,在臨床上對診斷這類病人常顯得困難。對于占位性病變和血管性疾病有CT和MRI的幫助還易于診斷,而其他顱內疾病則有所困難,難免造成誤診和漏診,貽誤病情,甚至導致病人終生遺憾。比如顱內壓增高癥是臨床上常見病癥之一,其發(fā)生原因很多,而這類病人80%以上有視乳頭水腫。本書對早期視乳頭水腫的診斷和視乳頭水腫的分類,有自己的見解,與國內外論述有所不同。具有實用價值,對臨床診斷裨益甚大。其他如視野缺損,暗點存在,分析病變的部位均是眼科和神經科醫(yī)生比較難確定的。眼內外肌麻痹的診斷、治療以及瞳孔異常的意義和原因,都有較為詳細的論述。這些特殊性的知識是眼科和神經科醫(yī)生所不可缺少的。在如腦血管疾病及血管瘤的診斷和治療對神經內、外科醫(yī)師都有很大幫助,本書都作了系統、完善的敘述,這在國內也是少見的。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始終以理論聯系實際,使讀者依據本書的介紹完全可以開展臨床工作。值得欣慰的是參與本書編寫的專家還有部分神經外科醫(yī)師,他們從專業(yè)的角度對神經眼科在神經外科的應用方面作了較為詳細的論述,為充實本書內容作出了貢獻。本書的出版將成為我國眼科專業(yè)工作者和神經內外科醫(yī)師以及相關學科醫(yī)師所參閱的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