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探索了橫跨三千年的希臘藝術和文明的發(fā)展,從青銅時代那充滿神秘色彩又無比美麗的基克拉澤斯人像和克里特陶罐,一直說到希臘化時期巴洛克風格的雕塑、馬賽克鑲嵌畫和房屋,并將考古學上的最新發(fā)現(xiàn)納入其中。書中頗具特色的論題式方框,也使讀者得以看到希臘文化更生動的方方面面。通觀全書,作者將他的敘述與極富洞察力的解說融為一體,配合大量精心選配的插圖,以及清晰的平面圖和圖表,向初學者展現(xiàn)出希臘藝術中心最為輝煌的片段。本書的主要目的,旨在向初學者們——無論是在校學習還是在家研習的學生們——展現(xiàn)希臘考古學中最為輝煌的片段。術語的界定問題很重要:按照定義,考古學也包含藝術,但是它常常被認為是一種僅涉及那些出土文物的制作工藝而非美學價值、倚重信息材料的重建過程而非對所積累證據的研究的學科。按照習題,人們通常認為視覺藝術中包括繪畫和雕塑,建筑卻并不總是被列入其中。因為本書的基本論題以建筑、建筑雕塑、雕塑、繪畫和陶器(有些是彩繪的,有些不是)等方面的演進為線索,所以以此看來,最好還是給本書起現(xiàn)在這樣一名字:希臘藝術與考古學。本書的另一個目的是希望初學者能更容易地理解希臘藝術和考古文獻。因此,本書特別強調并大量引用了例證性材料,并且文本結構作了系統(tǒng)的安排,以便讀者更容易地把握全書的脈絡。每一章開頭的部分是關于歷史背景的介紹;第一至三章青銅時代希臘的藝術與考古學按地域展開,討論焦點依次為克里特島、基克拉澤斯群島、希臘大陸和特洛伊。其余各章(四至十章)則以物證的種類劃分——建筑、雕塑、壁畫和陶器。建筑和建筑雕塑則結合在一起介紹,目的是使讀者對單一的建筑有更為集中的整體印象。書后的術語表對一些(讀者)不太熟悉的詞語或技術性詞語作了解釋,希望能對讀者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