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佛教佛教常識答問:插圖本

佛教常識答問:插圖本

佛教常識答問:插圖本

定 價:¥28.00

作 者: 趙樸初著
出版社: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佛教

ISBN: 9787561334348 出版時間: 2006-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3cm 頁數(shù): 19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對于佛教的源流、佛學的基本內(nèi)容和態(tài)度都作了詳細的表述,采用答問的形式,更附以二百余幅精美的彩色圖片,把深邃的佛理形象生動地表達了出來。首先,佛教歷史源遠流長,教理教義高深含蓄,經(jīng)典著作浩若煙海,能夠如此深入淺出地將其概括成為“常識答問”,沒有高深的功底難以做到。 “大家小書”的開本不大,讀者可以揣進衣兜里,隨時隨地掏出來讀幾頁。在路邊等人的時候、在排隊買戲票的時候,在車上、在公園里,都可以讀。這樣的讀者多了,會為社會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學習的氣氛,豈不是一件好事嗎?其次,就宗教來說,它包含信仰、文化、實體三個方面。三者既是統(tǒng)一的,也因其立足點、出發(fā)點不同,在看法、說法上也有不同。趙樸初先生寫這本書的時候,社會還沒有今天這樣開放,活潑的空氣,人們對宗教還有許多誤解、曲解之處,“左”的影響也很嚴重、作者能本著講事實,不渲染的精神,就佛教的教義、歷史,現(xiàn)狀作出客觀的闡述,努力做到不諛不謗,不偏不倚,非大家不能為。

作者簡介

  趙樸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杰出的愛國宗教領袖、詩人、書法家。早年就學于蘇州東吳大學。1949年之前,一直在上海佛教界及慈善機構(gòu)任職??箲?zhàn)爆發(fā)后,曾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協(xié)會理事、上海少年村村長,并參與發(fā)起組建中國民主促進會。1949年之后,歷任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作家協(xié)會理事,中日友好協(xié)會副會長,中緬友好協(xié)會副會長,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名譽副會長,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xié)會副會長,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顧問,中國宗教和平委員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第六、七、八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出版有《滴水集》、《片石集》、《趙樸初詩詞曲手跡選》、《佛教常識答問》等。趙樸初是著名的詩人和書法家,一生著有大量的詩、詞、曲作品,但同時他也是佛教大護法、享譽海內(nèi)外的佛學大師。作者最初寫這本書只是為人們了解佛教知識提供方便,關非想寫一本佛學專著。但就是這樣一本小書,卻證明了作者是一位佛學大家。本書自1988年初版以來,在國內(nèi)已印行數(shù)十萬冊,并擁有日文、英文、韓文等多個版本?!斗鸾坛WR答問》早已成為當之無愧的佛學經(jīng)典著作。正如趙樸初本人所說,這是本“小題大做”而成的書。在書中,作者將佛教的深刻學說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加以闡釋,深入淺出,是初通佛學和佛教文化者的超級入門書。此外,書中還加載有140余幅精美插圖,與文字部分珠聯(lián)璧合,相得益彰,值得用心體悟,永久珍藏。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佛陀和佛教的創(chuàng)立
【提要】
佛教
釋迦牟尼
如來佛
南無佛
藍毗尼園遺址
佛陀的出家
菩提伽耶
轉(zhuǎn)法輪
皈依
涅槃


阿彌陀佛
佛陀的出生
佛陀的幼年教養(yǎng)
佛陀的成道
初轉(zhuǎn)法輪
三寶
佛陀教化的區(qū)域
佛的涅槃
舍利
佛的涅槃日
中國
釋迦是不是雅利安種
佛和婆羅門、剎帝利
婆羅門教
佛教和各教派的關系

佛教創(chuàng)立的背景
種姓制度
印度的社會制度
佛和平民
反婆羅門教派
第二章 佛法的基本內(nèi)容和佛教經(jīng)籍
【提要】
佛法的基本內(nèi)容
同時的互存關系
因果關系
緣起偈
緣起論的核心
佛教與無神論
佛教與二元論
無常
有關緣起的理論
有漏皆苦
涅檠寂靜
緣起
異時的互存關系
緣起教義
緣起論
佛教與造物主
無我
無動作義
因果相續(xù)
法印
十二緣起
如何達到涅槃
厭世主義
大乘小乘的分別
六度
五明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佛經(jīng)的結(jié)集
巴利文
漢譯、藏譯佛教經(jīng)典的來源
世界佛經(jīng)三大系
漢文大藏經(jīng)
巴利文三藏
大乘佛教
菩薩
四攝
大乘佛教的特點
佛經(jīng)
第六次結(jié)集
梵文
現(xiàn)有佛經(jīng)文字
漢譯三藏
藏文大藏經(jīng)
第三章 僧伽和佛的弟子
【提要】
出家
阿羅漢
出家制度
學修的內(nèi)容
出家是否嚴格
日本僧人的家室
喇嘛
五乘教法
聲聞乘
佛教僧侶
在家佛教徒修道的條件
人人都要出家的國度
和尚
僧尼
法師
僧王
僧伽組織
僧伽會議
僧眾的禮節(jié)和生活習慣
戒條可開嗎
南方國家居士供飯的講究
僧人的衣服
佛陀的弟子
舍利弗與目犍連的靈骨
五百羅漢
四大名山
活佛
僧伽教團
羯磨制度
叢林清規(guī)
過午不食與吃素吃葷
吃葷與吃肉
比丘手不捉持銀錢
僧人剃發(fā)
摩訶迦葉阿難
十八羅漢
四大菩薩
彌勒菩薩
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發(fā)展、衰滅與復興
【提要】
印度佛教歷史概況
印度佛教的重要階段
部派分裂
戒律問題
上座部和大眾部
秦朝佛教傳入中國的傳說
阿育王對佛教的影響
印度今天還有佛教嗎
原始佛教
結(jié)集
各部派學說的分歧
阿育王
阿育王弘揚佛教的原因
第三次結(jié)集
……
第五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fā)展與演變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