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 德育之為德育
一 人文缺失:德育及其研究的現實困境
二 典范轉移:從灌輸德育到交往德育
第一章 大學德育的歷史審視
一 文化與自我觀:德育歷史審視的理論取向
二 以他人為中心:儒家文化力德育
三 以觀念為中心:觀念政治力德育
四 以個人為中心:物化科技力德育
第二章 德育理論的再認識
一 凸顯自然與人:自然學派的德育主張
二 厘定人與社會的關系:社會學派的德育觀點
三 學生與交往勝出:交往學派的德育理念
第三章 交往德育的提出
一 挑戰(zhàn)與應對:交往德育提出的背景
二 交往德育:在文化動力中生成
三 人性復興:以交往為中心的文化力德育
第四章 交往德育的理論依據
一 “手段一目的”:灌輸德育審視
二 “交往理性”:交往德育的規(guī)范基礎
三 交往德育:合理性與合理化
第五章 交往德育的本質與功能
一 交往及“生活世界”:交往德育之存在
二 生存與覺解:交往德育的本質和價值
三 文化、社會、自然與人:交往德育的功能
第六章 重建交往的大學德育
一 “知一行一知”:德育認識論
二 人與社會的整合:大學德育目的及目標的真諦
三 德育內容:從泛政治化到本體價值的復歸
第七章 交往德育之實現(一)
一 生成:交往德育過程
二 交往:德育方法的更新
第八章 交往德育之實現(二)
一 優(yōu)質教學:塑造德育教學的交往時空
二 “文化化人”:營建交往德育的良性氛圍
三 前提、原則和方法:建設交往德育的和諧環(huán)境
四 形象再塑:重構德育主體
余論 必要的烏托邦
一 大學德育重建之反思
二 交往德育論是一種“烏托邦”式的理論訴求嗎
三 交往德育:必要的烏托邦
后記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