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動筆寫此書以來,一轉眼已快三年了。眾所周知,三年中可以世換星移,而過去這三年確實是不平凡的一段時間。《精神的宇宙》一書大部分仍保留了1996年精裝本的本來面貌,只是我決定徹底更新了所有圖示,并且添加了不少新圖示。已經讀過原版的讀者一定會極為欣賞新版中這些嶄新的圖示。我認為,這些新圖示要比精裝本中的舊圖示更好地傳達了那些極為深奧的觀點。大部分篇章仍保留了先前的內容。不過,我對有些內容做了削減,特別是第七章以及第十二章中那些極為抽象、難以掌握的部分。除此之外,我對書中各處都有稍許修改,以使全書更加清晰易懂。從新添的副標題可以看出,最主要的修改是所強調的重點不同了。我不再把此書看作是部“證明性”的書。我認識到,試圖用量子物理學來證實任何精神物質的存在,這樣的觀念往好里說是問題重重,往壞處講則是難以令人接受。精裝本的許多讀者都認為這個觀點很偉大。有位讀者指出,書中許多觀念均與黑格爾在《邏輯學》以及《精神現(xiàn)象學》兩部著作中的看法相呼應。另一位讀者很欣賞書中對物理學家的研究工作所作的描述,以及論述量子物理學與佛教信仰互為參照的那些章節(jié)。許多讀者均稱贊我情愿承擔起“勇于以科學驗證靈魂”這一重擔的勇氣。然而,也有人對“證實”的觀念嗤之以鼻,亦因此而無法正確看待此書。因此,我主張:此書并非要證實什么;它只是一個簡單模型,描述人類脆弱存在中精神領域的一個側面,亦即意識是如何與物質有所重疊的。該怎么讀此書呢?我建議讀者應該以開放的頭腦來讀此書。應該記住的一點是,科學與精神就如同地球兩端的不同文化一樣,在相互交流上總是困難重重?!白C實”這樣的詞匯對科學家和不是科學家的人來講,具有不同的涵義??茖W最主要的益處正在于,它是要幫助人類解決問題的。我們早該弄清楚的是,科學與精神所提供的解決方法異曲而同工。